第 127 章(2 / 3)

沈越一臉不解的看向幾位皇子:“這是南邊給我帶來的新茶,我喝著覺得味道獨特,怎麼,幾位皇子喝不慣嗎?”說完自己輕啜一口,甚至還回味了一下:“我覺得還好呀。”

還好個屁。就算是教養所關,幾位皇子能信了沈越才怪。他們一個個目光不善的盯著沈越的杯子,那杯茶他們一進屋就擺在了沈越麵前,一定和自己所飲的不一樣。

大皇子想到一種可能,試探著問:“妹妹昨日回府,可是生氣了?”

“沒有沒有,”沈越一臉雲淡風輕:“她說與幾位皇嫂聊得很盡興,很好。還說過年的時候,要請幾位皇嫂過府熱鬧熱鬧,到時定下日子就下帖子。”

見他說得與往日語氣沒有什麼不同,大皇子覺得自己想多了,又問:“那今日你找我們來做什麼?”

沈越不由得微微一笑:“自然是商量正事。”

正事?幾位皇子都是心中一動,顧不得追究那茶味道不對,紛紛問沈越又想出什麼好主意了。

沒用他們等待,沈越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明年就是大比之年,秋闈離現在不到十個月。有些舉子還要趕路,所以咱們要快點兒行動起來。”

大皇子點點頭,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行動。

等沈越一一把皇子們要幹的事情說出來,幾個皇子都想罵娘了:要過年了知不知道,不說各部他們都要盯著,就是自己府裏的收益也要結算,自己不親力親為,這帳目總得聽人彙報一下吧?一到年底,身為皇子的他們宴請能少得了,還是宮宴能不參加,或是宗祠可以不拜祭?

沈越把事分出去,自己卻是一臉輕鬆:“明年這印書館是不是還要讓戶部往裏搭銀子,聖人能不能再給各位分銀子讓各位娘娘跟著榮光,都在此一舉,還請各位勉力為之。”

呀呸!幾位皇子心裏都在紮沈越的小人,我們勉力為之,怎麼沒聽你說你要做什麼?

外人不知道沈越是怎麼壓榨幾位皇子的,隻知道除了大皇子、二皇子看起來還正常點兒以外,剩下的幾位皇子都瘋魔了。他們也不管自己府裏的年怎麼過了,能不參加的酒宴也全都推了,還把翰林院、國子監的人都抓了壯丁,天天加班到深夜。

其實二皇子也想跟著兄弟們一起瘋呀。明明被當今趕回上書房讀書的是他,怎麼除了老大,那幾個兄弟都泡到翰林院與國子監督,甚至還有跑到宮中書文館的。你們這是要逼死誰嗎?

明明時近年關,上書房又隻有二皇子這一個讀書的,學士們都有意放鬆了他的功課。可是讓兄弟們比著,二皇子不得不也加班加點兒的學習,就怕哪天當今知道了兄弟們的學習熱情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奉旨讀書的,還不如已經辦差的兄弟們好學,更不讓自己重新回朝聽政了。

當今也覺得兒子們好學的太過了,就算原來還在上書房讀書的時候,也沒見他們這樣用功過。又不好當麵問他們,怕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隻好出動了暗衛,去看皇子們為何突然如此認真學習。

結果讓當今大跌眼鏡:三皇子帶了七皇子,在編什麼三百千和四書五經集注,四、五皇子天天泡翰林院,是編十年來春闈優秀答卷,六、九兩位皇子,則是抓著國子監祭酒一起,編什麼各地五年秋闈優卷彙編。

他的兒子想做什麼?!當今隻好把沒跟幾個小兄弟攙和的大皇子叫來,問他是怎麼回事。誰知大皇子也是一臉困乏之色:“兒子長話短說,完了還得回去看他們幾個彙編的情況,等過了十五就得開工呢。”

呸,你一個做皇子的,和召見你的父皇說什麼長話短說,誰給你的膽子?當今眼神如刀子一樣看向長子,自己是不是給他點兒臉了,讓他敢這樣對自己講話?

大皇子要等到當今突然散發冷氣,才發覺自己與那些兄弟們說順了嘴,竟然敢在養心殿裏用了同樣的語氣,連忙向當今賠禮,再說出沈越的賺銀子大計。

當今聽後沉默,他怎麼覺得自己兒子好象又讓沈越給坑了呢?以往到了這個時候,不光各皇子要在自己麵前拚命刷存在感,進獻一下孝心,就是他們的母妃也時不時的替兒子說說好話,以期讓自己更看重她們的兒子。

今年都沒有。他的兒子們已經顧不得博自己的寵信,隻求著明年多賺銀子。當然他們想多賺銀子也是為了讓自己高興,可這心裏怎麼突然有一點兒失落?

當今覺得自己應該把林如海叫來問問,自己是不是也讓沈越順帶著給坑了?

林如海自然得告訴當今,您想多了,再借沈越多少個膽子,他也不敢坑皇子們,更何況是您這位九五之尊。其實沈越真是為天下讀書科舉的人考慮,想著讓他們早日拿到皇子們正在編攥的彙編,好早日研讀,科舉取得更好的成績。到時學子們的水平普遍提高了,那進士們的水平也同樣水漲船高,於國也有利不是。

當今算是知道,沈越為什麼總能說出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了——有這樣的先生天天耳濡目染,淵兒將來是不是也能將所有的朝臣收拾得心服口服?當今心裏有了一絲期待。

而黛玉,則是震驚!

真不是她沒見過世麵,實在是從大皇子妃和三、四、五皇子妃,連帶上她們宮中的婆婆們,太熱情了,太周到了,太讓人受不了了:

各府節禮往來皆有常例,大家一般都是按著往年的份例,再對比著一年來交往的情況添減著送。因為黛玉皇後義女的身份,各皇子府也都早早向沈府送來了年禮。

可是這幾天也不知道怎麼了,已經送過一次年禮的皇子妃們,不約而同的又往沈府送來了一份厚重的年禮,用的理由還都是給妹妹打賞下人。而宮裏皇子們的生母們,竟然也不約而同的賜了東西出來給黛玉賞玩。

誰家用百年的山參或是內造的織錦打賞下人?黛玉震驚之下,隻好求教於房氏,可房氏自己也犯愁呢:這禮雖說是送給黛玉的,進的卻是沈府大門,自己該不該再回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