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永澹臉上露出點苦相來,“大哥出了府,這時辰還沒回來。兒子已經派人往大哥常去的地方找尋了……”
原本吃飽了趴在太子哥哥懷裏打盹的永嗔,聞言支棱起耳朵來,這話怎麼越聽越像是下眼藥呢?
闔家團圓的日子,偏偏大兒子找不到人了——況且這個大兒子是有眠花宿柳的前科的,景隆帝的臉色沉下來。
“兒子聽說,大哥是去為父皇尋節禮了。”太子永湛微笑著,把要走歪的氣氛拉了回來,“前幾日下朝的時候,大哥還問兒子京中可有稀罕古董可為中秋節禮的。”
“哦?”景隆帝臉色稍緩。
“大哥原是從西疆搗騰了一尊上好的羊脂玉觀音像,隻是路上運的人不經心,擦毛了巴掌大的一片地方。大哥隻怕又去尋新品了,畢竟貢給父皇的禮品,兒子們是萬萬不敢馬虎的。”太子不慌不忙地將事情頭尾道來。
景隆帝已是笑起來,“永清這孩子,就是實誠。”他起身走動,鬆散筋骨,“朕取的是你們的心意,哪裏又在乎什麼東西呢?”
永嗔從太子哥哥懷裏爬出來,揉著惺忪睡眼,看不出來傻大哥心思還挺細膩的。
五皇子永澹便道:“兒臣倒是不知。兒臣先去禦花園候著了,隻怕底下人安排不當。”
景隆帝微笑點頭道:“你很知禮,去吧。”想了想又道:“去看看宮裏今晚當值的官員差役,若非實在走不開的,也一並叫到園子裏頭賞月。”永澹連聲答應著匆匆辭了出去。
景隆帝當先擺駕禦花園,太子落後一步,領著永嗔。
出了殿們,太子招手示意毓慶宮的小太監上前,他低聲吩咐道:“把國舅爺前日送來的和田玉觀音像從庫房裏取出來,在宮門口等著,看大皇子到了跟著他的人一同送進來。”
那小太監很是機靈,低聲把太子殿下的吩咐又重複了一遍,無誤便立刻去執行了。
永嗔跟在太子哥哥腿邊,用“恍然大悟”的眼神仰望著他——原來不是傻大哥心思細膩,而是太子哥哥“力挽狂瀾”。
禦花園門口已是火樹銀花。因園內賞月,不宜張燈,五皇子永澹獨出心裁,在園前漢白玉階下用一萬盞玻璃燈盤成二龍戲珠圖案,沿牆琉璃黃瓦下每隔一尺吊一盞小巧玲瓏的宮燈,紅黃藍紫青五色迷亂,既壯觀又不呆板。
永嗔跟著太子永湛入園的時候,前麵正有一隊官員在互通姓名,想來是得了景隆帝方才隨口一句囑咐,被臨時喊來賞月的當值官員。
“這位是翰林院編修林如海林大人。”
一句介紹隨風飄到永嗔耳朵裏。
林如海?女神她爹?
永嗔立馬循聲望去。
跟在永湛身邊的太監副總管魏全貴的一嗓子“太子殿下駕到,十七殿下駕到”,卻讓原本擠作一團應酬說話的官員黑壓壓跪了一地。
太子永湛長腿一邁,從匍匐的眾人之間從容走過,而後溫和道:“諸位大人請起。”一低頭,發現跟在身邊的小尾巴不見了;回頭一望,隻見他那幼弟鑽到跪了一地的眾官員中,正一個個瞅著人家的臉認人。
永嗔還是小豆丁,被淹沒在黑青色的官服間,隻露出吉服冠那紅纓頂子,隨著他的腳步一顫一顫的。
太子立在漢白玉台階上等著。
跟著永嗔的常青乃是怡春宮的總管太監,今晚中秋晚宴,趙氏不放心兒子,派了常青一路跟著。此刻常青唬了一跳,忙上前請永嗔,“十七殿下,您該入園子了——您瞧,太子殿下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