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流氓大亨的愛國心(上)(1 / 2)

聽了梁九的話,古硯軍心中“咯噔”一下。杜月笙是誰?那可是整個上海灘,乃至整個中國都赫赫有名的流氓大亨。後世關於他的影視作品、文獻傳記多的如同過江之鯽,古硯軍要是連他都不知道的話,那他跟山裏來的野人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性的一個人物,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稱。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老上海灘十裏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他文質彬彬,卻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他為虎作倀,卻又有著鮮明的愛國心;他狡猾、奸詐,卻又很講義氣,他出身貧民窟卻又成為涉足娛樂、文化、教育、金融、新聞各業的財富大亨,他出入於紅道、黑道,遊刃於商界、政界,他是上海灘黑社會裏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著傳奇人生。

他的一生充滿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他所建立的龐大黑幫王國和在中國現代史上刻下的獨特印記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從最初進入八股黨販毒起家,到最後成為十裏洋場數一數二的黑道風雲人物,杜月笙可謂是曆經了風雲跌宕起伏,看透了人間風風雨雨,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最富傳奇性的人物。不僅在於他以一個來自鄉下的15歲孤兒,單槍匹馬闖入上海灘,由一個三餐不繼的小混混,搖身一變成為了威震上海灘的大亨、闊佬;還在於他發跡之後的所作所為,儼然已由流氓白相人“脫胎換骨”,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

杜月笙長袖善舞,上下通吃。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甚至結拜為把兄弟,或收為門生弟子,給予經濟支援,或月奉規銀,養為食客。而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為杜氏豪門密友。

有這樣一張足以操縱政界、工商金融界的關係網,有法租界做靠山,有幫會黑勢力墊底,杜月笙在上海灘可謂左右逢源、縱橫捭闔,無往不勝。

在後世的報刊、書籍中,人們常看到有關舊上海青幫頭目杜月笙的文字,大多述及他的種種劣跡,間或提到,杜講義氣,有骨氣,在抗戰中作了一些貢獻。也許這也是汙點斑斑的黑社會頭子人生的另一麵。《北京日報》刊文,請《海內與海外》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朱小平對這位傳奇人物在抗日戰爭的貢獻進行了解讀。

古硯軍很清楚的記得,這篇文章稱,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亦稱安清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雇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蔣介石殺害。

作為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汙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在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一些有益的慈善事業,曾設立了很多醫院,如寧波時疫醫院、仁濟醫院,救助傷病者不知凡幾。又曾創設虹口平民時疫醫院,專職救助貧困者,重病患者住院醫治、手術、醫藥及住院費用一概全免。同時還投身教育,創設許多學校,向學校捐款。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了貢獻。文章認為,杜月笙在抗戰中大致有四大貢獻。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後,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籌措救護事業經費。

1938年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並設立總辦事處,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資,並同時籌措救護事業的經費。可以說,杜月笙此時是非常辛勞的。當時,國民黨政府還設有中央賑濟委員會,但是所發揮的作用,卻難以與杜月笙所主持的紅十字會相提並論。

“八·一三”抗戰後,蔣介石安排杜月笙為紅十字會常委,負責粵、桂、閩三省稱第九救濟區工作。為了工作方便,杜月笙將第九救濟區辦事機關與中國紅十字會機關合設於香港九龍柯士甸道。他的宅寓也在此,並在香港最大的飯店辟有房間,專與各方接觸。當時,海外僑胞對抗戰捐助的物資及對難民的救濟品,都由杜月笙接收運往漢口或重慶。同時,杜還負責與戴笠合作布置向淪陷區搜集情報及鋤奸策反工作。

後來香港淪陷後,杜月笙撤退到重慶,主持紅十字會會務工作,辦理前方救護、後方空襲救護、醫療等工作。

在抗戰的開始階段,海外物資大部分通過香港轉運國內 ,杜月笙以紅十字會名義辦理接收、轉運,為抗戰事業做出了一些貢獻。香港淪陷後,紅十字會總會於1940年移設重慶,杜月笙也撤退重慶,主持會務工作,辦理前方救護、後方空襲救護、醫療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