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子分黑白兩色,呈圓形。黑、白棋子各一百五十,而棋局縱橫十九道,合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棋子要下在線道的交叉點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棋盤上畫了九點,名為“星”,居於中央的星點成為“天元”。圍棋,傳說是由堯所做,當時堯之子丹朱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聚朋鬥訟無所不作,堯為煉其性,於平山刻石為棋而教之。然而丹朱稟性難移,重蹈覆轍,終日聚朋淫樂生非。堯無法,遷丹朱於南方。故而史書記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青竹子見我坐下,邊說邊在棋局的四角上四顆星的位置分別擺上了四子,黑白各兩個,是謂對局。
棋局擺好,師傅說道:“雅塵,開始吧!”
我自忖水平不低,拿了白子。青竹子說道:“你確定?”
我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青竹子嗬嗬一笑,當即舉起黑子下在正中的天元處,儼然是一招“金雞獨立”;我將白子下在五五之格的交叉點,欲以下個“四角連天”。半柱香的功夫,雙方布局已定,青竹子要地幾乎全占,無論我如何騰挪、做眼皆都無用,不出半個時辰,勝負已定。卻是我輸了,而且慘不忍睹。
青竹子看著我略有玩味的笑笑,道:“如何?”。
我很是不服,說道:“再來一局。”
青竹子道:“可以!”
我看著他一副誌在必得的樣子,心有不甘,說道:“這次我先!”
青竹子棋子收好,手一擺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我當即搶占先機,步步連氣,然而青竹子隨手亂下,看似隨意無比,卻招招斷我生機。無論我是如何的擋、並、頂、爬、關、衝、跳,都逃不脫青竹子的圍、鎮、夾、斷、跨、拆、逼。終而我所有的棋子又被他封住,子目皆空!又輸了一局!不到一個時辰,我連輸兩局。
我問道:“為什麼?”
青竹子說道:“因為你不懂兵法!”
我疑惑道:“兵法?”
青竹子說道:“正是!這弈棋之道,暗合兵法。所謂略觀圍棋,法於用兵,三尺之局,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兩敵相當,拙者無功,弱者先亡!”
我問道:“那師父以為我是亡於拙,還是亡於弱?”
青竹子說道:“你亡於拙!”
我又問道:“那,我拙於何處?”
青竹子答道:“你拙有十處,是為:當食不食,緩急不分,黑白紛亂,雜亂交錯,守規不固,為所唐突,深入貪地,狂攘相救,上下離遮,圍合罕散,故而兩局先後並沒!”
我問道:“如此十拙,如何補之?”
青竹子說道:“當食不食,緩急不分乃性之所使,可以煉性以矯之;其餘八拙,則根於兵法不通,陣法不明,故而可以研習兵法而補之!”
我說道:“師父,這兵法不通,陣法不明可以研習兵法補之。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當食不食,緩急不分之拙,乃性之使然,我又如何改得?”
青竹子嗬嗬一笑,說道:“以弈棋改之!”
我不解的問道:“煉性在於學弈,難道弈棋也可煉性?”
青竹子道:“當然!昔日,堯造圍棋的目的便是如此!”
我道:“然丹朱終未悔改,豈不是失敗?”
青竹子說道:“丹朱,去南之蠻,豈可與你比之?你心已具有佛性,再學弈棋以煉性,當事半功倍,如何不成?”
我問道:“師父所言當真?”
青竹子哈哈大笑:“我何時說過假話?如有不信,你盡可一試,反正與你無任何損失!”
我知師父心有不爽,稍有責怪,趕緊道歉,道:“師父所言當是正確無疑,是雅塵多慮了!”
青竹子默默一笑,說道:“再下一局如何?”
我頷首答應。一時間棋盤之上二敵交行,星羅宿列,雲會中區,網布四裔,合圍促陣,交相侵伐。張甄設伏,挑敵誘寇,縱敗先鋒,要勝後複,尋道為揚,頻戰累鬥,保角依邊,隔道相望。雙方落子如賽馬,但見旋進旋退,二騎迭驅,翻翻馬合,落落合敷。各嘯歌以發憤,運變化以相符,乍似戲鶴之幹霓,又類狡兔之繞丘。散象乘虛之飛鳧,聚類絕貫之積珠。然後枕以大羅,繕以城郭,綴以懸險,經以絕落。眇望翼舒,翱翔客弈,彎掌南指,情實四射,揚塵奄跡,雖動詳悉。兩人或臨局寂然,惟棋是陳,靜昧無聲,潛來若神,抑舒之役。或聲手俱發,喧嘩噪擾,色類不定,次措無己,再衰三竭,銳氣已朽,登軾望逸。青竹子每每身處險地,均會棋行雲詭,設伏引誘,而後險中求生。而我雖每每深謀,卻無遠慮之能,故而逞得一時,漸漸又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