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嗬嗬一笑說道:“聞先生,僧緣看這酒和眾人所喝的茶一般無二!”
聞箏樂迷惑的問道:“這酒有酒味,茶有茶味,酒又如何能與那茶一般?”
方丈須髯一捋,說道:“這紅塵之中,茶有茶的故事,酒有酒的來曆,而對於我佛門中人來說,這滾滾紅塵卻都是一般,茶如是,酒亦如是!”
聞箏樂本也是聰明異常,聽了方丈的解說當即恍然大悟,然而嘴上卻是不服,微微一笑,說道:“大師,果然是大師,這喝不上酒的苦事竟讓你三言兩語說成了喝茶!”
方丈知他是在調侃,便不再爭辯的笑笑。
聞箏樂自覺沒趣,看到一直在喝酒呂玉和獨自啜飲清茶的王蘭惠,便調侃道:“你這瘦梅就隻喝酒,冷落了你的嬌妻了!”
王蘭惠玉麵霎的一紅,她沒料到這聞箏樂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調侃兩人,不免有些微怒。而呂玉卻因飲酒,仿若沒聽見一般,任他胡說。聞箏樂又受了一次冷落,不免有些心傷的悶悶喝酒。
而高暉和公孫靖雖然知道了這斑竹淚是用斑竹葉所釀,卻不知如何釀法,又加這斑竹淚實在清爽無比,確想自己親釀一次,於是齊齊問道:“敢問老父,你這釀酒的秘方可是不傳外人?”
青竹子聽其問得有些突兀,不解的問道:“公孫先生和高先生為何有此一問?”
那高暉和公孫靖對視了一眼,公孫靖略一遲疑開口說道:“如果老父這釀酒的秘方不是秘密,我和高先生想向老父您請教,以後在家自己釀製,這樣也好天天有此口福啊!”
青竹子聽了緣由,當即笑道:“公孫先生說哪裏話,我這釀酒的方法有甚秘密可言,公孫先生和高先生隻管要便是。”說完哈哈笑了一陣。
聞箏樂此時又得了說話的空子,緊接著說道:“老父,你就趕緊說吧,大家可都等著呢。”
青竹子微微一笑,說道:“這個秘方呂瘦梅是知道的,不若讓他講講?”
眾人都叫好。然而那呂玉卻隻顧喝酒,根本就沒聽到大家在說些什麼,如今還在豪飲。這呂玉,愛酒,尤其是青竹子釀製的斑竹淚,喝得雖多,卻從來沒醉過。眾人看了一陣,並不見他說話。坐在他身邊的王蘭惠知他秉性,當即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襟小聲說道:“小玉,老父讓你幫忙向大家講一下釀造斑竹淚的方法呢。”
呂玉聽了,當即一愣,再看眾位都在期待的看著自己,當下尷尬一笑,說道:“對不住,對不住,實在是因為這斑竹淚忒也好喝,今天不喝個夠,我怕以後再沒機會賺這青竹子的酒喝了!”
眾人見他如此解圍,均是哈哈大笑。
聞箏樂見呂玉不說話則已,一說就把大家逗得大笑,心中稍有不爽,便說道:“你這瘦梅恁多廢話,趕緊講講彭城老父斑竹淚的釀法吧?”
呂玉嗬嗬一笑,說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湘妃泣竹的故事吧?”
聞箏樂說道:“哎,這個故事應該讓幽蘭妹子和大家講一講。”
方丈和僧仁師父心中有些暗怪這聞箏樂太過快嘴。這個故事很是著名,在座的都聽說過,然而在坐的人卻都想聽聽這靜如處子、性格幽然的美豔女子的聲音,當即默然頷首。
王蘭惠見眾人都在期待自己開口,便起身微微一笑,檀口半開說道:“這湘妃本是堯帝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姐姐人稱瀟妃,兩人同嫁舜帝。如今我們所指的湘妃就是瀟\/湘二位夫人。相傳舜帝晚年南巡,在一個叫蒼梧的地方突然病故,瀟\/湘二妃聞訊前往,一路失聲痛哭,其情形絕似孟薑女和韓娥,而她們的眼淚灑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了美麗的斑紋,世人稱之為“斑竹”。他們哀哀地哭了一陣後,居然飛身躍入湘江,為了偉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狀之壯烈,真是曠世罕有。楚大夫屈子所寫的《湘君》和《湘夫人》便是對她二人的讚頌。”
眾人雖然聽了無數次,卻每每聽來都有感動,均有些默然。而青竹子卻默默念道:“昔舜之南巡不回,繄二妃兮心傷已摧。對三湘之遙兮,積水無際;忘九疑之疑兮,愁雲不開。鬱丹誠而飲恨,攀綠筱以興哀。淚湯湯而千重墜睫,竹冉冉而萬點凝苔。斂蛾之怨盈臆,如狸之斑變色。落紅臉而珠影爭圓,染碧纖兮纈文交織。夭紹嬋娟,嗚咽潸然。瀝青簡兮丹書粲粲,灑綠枝兮白露漣漣。所以精神達而理歸其著,悲哀集而物謝其堅。想夫萬裏迎秋,重江向夕。引蒼翠以歔欷,忽闌幹而委積。仗拳然之手,兩點垂絲;探密爾之叢,眾痕凝碧。是知至必感,有怨必通。竹無情而發外,淚有感而從中。慷慨成行,乍洗龍吟之管;讕諞繞節,如交鳳食之叢。寧類夫聲伯再懷其夢想,楊朱徒歎其西東。豈無芳菲,渝其霜霰;豈無浩淼,忘其顧盼。是以委檀欒,寄蔥蒨。來非鼓瑟玉箸之滴瀝雙流,去乃望夫粉籜之淋漓一變。懿乎!岩巒滿目,今古同情。事雖遷於歲月,理不昧乎堅貞。或剪修竿,對潭中而錦落;或成長簟,施堂上而霞騰。豈不以拂水捎雲,逾千越萬。庶夫知我者,謂我點點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懷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