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留字塵晴(3 / 3)

“那,他們可曾重逢於黃泉海底?”我問道

“那婆婆說,他們並沒有重逢於黃泉海底,而是相見於來世。最後,應龍化為青鸞,女魃化為火鳳,日日相守,世世相依!”

“果然是個完美的結局!”

“完美如斯,隻是淒美異常。本為相愛,卻要落得共赴黃泉!真叫人唏噓感歎,好不傷心!”

“生既相愛,死亦何恨。既得輪回,莫歎前生!怎知這共赴黃泉不是他們應有的結局和命運?”

“生既相愛,死亦何恨。既得輪回,莫歎前生!”方晴雪默念了幾遍,越念越覺得此中意義深遠。

“小姐既覺此兩句是非同尋常的語句,想它也許道出了愛情真諦,倒不如記下,說不定哪日便能參透其中奧妙!”瑩兒看出方晴雪十分喜歡這兩句話,便建議道。

“好倒是好,可現今此亭內既無筆墨,又無素絹,以何記之,又記於何處?”方晴雪看著這空無一物的紫靜亭幽幽的說道。

瑩兒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倒不如刻在這塵晴琴上如何?“塵晴”者,“陳情”也,此塵晴琴,即是陳情琴。適才公子所言,乃是對情感的一種參悟,刻於此塵晴琴上,當是最合適不過!”

那提著燈籠的小丫頭,聞聽瑩兒如此說便拍手說道:“瑩兒姐姐如此想法,最是妙極!”

方晴雪也覺很好,便問道:“不知公子以為如何?”

“隨意之言,得小姐如此盛讚,孔某榮幸!既已有請,安敢不從耶?”說完,我便從石砌的圓桌上,又拿起那把本為裝弦之用的鐵錐,自項以上逐漸低頭處,到“嶽山”,恰好分成兩行,雕刻完這十六個字,字體皆用秦篆。由於“嶽山”和“承露”兩處是用紫檀木雕刻而鑲入梧桐所製的琴麵上的,且這紫檀木向來堅硬,刻下這些字也著實花費了一番功夫。不知不覺,半個時辰已經過去。

剛剛刻好,方公命來尋我們到客廳用膳的丫頭恰好趕來。於是,我們四人收拾了琴具,便隨那丫頭離開紫靜亭,回客廳用膳!晚膳豐富異常,有山東菜係的糖醋鯉魚、紅燒海螺;有四川菜係的一品熊掌,幹燒魚翅;有江蘇菜係的獅子頭、鴨包魚;有浙江菜係的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有廣東菜係的鹽焗雞、冬瓜盅;有湖南菜係的冰糖湘蓮,福建菜係的南普陀素菜、淡槽香螺片等等。淪為乞丐的一年多來,我從未吃過這麼豐盛的晚飯,又加這一天過度消耗,實在餓得不行,就顧不得雅觀,一陣風卷殘雲,便吃得七七七八八。那在旁侍候的丫鬟們,見我如此吃相,都掩嘴竊笑。方知自己實在太過失態,故而不好意思的嗬嗬一笑,說道:“方公莫要介意,區區實在是餓極了!”

方公手一揮道了聲:“不妨,不妨。公子盡管放開,莫要拘束就好!”

用過晚膳,各自回房歇息。一夜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