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留字塵晴(2 / 3)

“竟有如此料定先機之人?”瑩兒素來精明,古靈精怪,我恐瑩兒詐我,故向方晴雪問道。

“確有此事”方晴雪答道,“那老者仙風道骨,一派賢人作風。彼時,我也疑惑,時至今日,公子情深斷弦,我方知那素衣老者所言確真!”

雖不是很信瑩兒,但方小姐之言,卻是不能不信的。方小姐素來忠信,從無謊言。如今,她也說確有此事,當是不假!可世上果有此種人存在的話,想來五千年曆史,王朝更替,君賢君庸,臣諂臣忠,他當是步步料定,然何故不出麵阻止,而任其發展?難道個個都如那袁天罡一般隻知著書立說,不思天下永久一統,長久和平,萬世繁榮嗎?難道個個都隻為自己流傳青史,千秋銘刻,就不問世間疾苦,黎民蒼生了嗎?如此想來,我竟對那位贈琴的老者產生了巨大的反感,一時不慎便脫口說道:“又一個沽名釣譽之徒!”

方晴雪幾人見聽到她們確認此事為真之後,就一直沉默著,思索著,眉間的愁容越鎖越緊,不知是何原因,如今又道了一聲“又一個沽名釣譽之徒”的我很是不解,但轉念一想,既然我會說出此等話,便是針對那贈琴的老者了!於是問道:“公子,何出此言?莫非公子與那彭城老父相識?”

彭城老父?怎麼又是彭城老父。他贈鄧晨先生《寧高詩抄》解我窘困在先,又料定我今日必將這塵晴琴的文弦彈斷,留備用之弦於後。如此神鬼莫測,他究竟是何人?為何將我的所有事情步步算定,次次解我於窘迫危困之中?他與我又有何關係?思索了半晌,終不得其解。於是答道:“我與他並不相識。隻覺他既能料定今日之事,為何不出麵阻止,非要讓這不快發生?”

“或許他有難言的苦衷吧。亦或許,這世間之事本就是按著某種既定的軌道行走,該發生的定要發生,阻止也於事無補。他老人家能留得這一根琴弦作為補助,便是對這事情最好的幫助了吧。”方晴雪似乎明白了我剛才所思索的這件事情的本質,故而亦是意有所指的答道。

“這世間之事本就是按著某種既定的軌道行走,該發生的定要發生,阻止也於事無補!”我輕輕地吟誦著這句話,忽然覺得它道出了世間所有的無奈。

“愛也是如此嗎?”想到我與朱思婷之間的事情也是如此這般,便突然問道。

方晴雪不妨我竟會問出這句話來,一時羞窘在那裏,愣了好久才小聲答道:“愛,也是如此!”

“何以見得?”

“兩情相悅,自不必說,無論外界的壓力有多大,兩人總會衝破重重難關,而後無論生死都會在一起,不離不棄;如若是一廂情願,就算兩人素無恩怨,隻一件你喜歡我而我不喜歡你,就足以抹殺任何在一起的可能,哪怕你翻過千山,涉過萬水,得到的仍是一個孤獨孑然。”

聽過這些話,我將這近五千年的曆史思索一遍,發現曆史上那些經典的愛情傳說,都是如此這般。兩情相悅者,如楊彥昌與三聖母,李靖與紅拂;一廂情願者,如金嶽霖與林徽因,如我與朱思婷。原來,曆史,亦或感情,都是如此,無論你知曉與不知曉,結果都是命定的那種結局,無法改變,也無從改變!朱思婷也曾經說過,如果你覺得你付出的愛,需要用一定的愛來償還的話,你就錯了,愛沒有相互給予。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無論你是多麼的愛一個人,隻要這個人不愛你,一切都無需懷疑,結果這兩個人定不會在一起!這就是命定的結局!

思念至此,一聲長歎。方晴雪也深知我所談者何事,於是也附和著長歎一聲,繼而說道:“隻是,有些故事,兩人雖然衝破阻礙,終得在一起,卻也是共赴黃泉,得於來生!我曾聽一位婆婆講過應龍和女魃的故事。”

“應龍和女魃?”這兩個名字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知他們之間還有什麼故事,於是,渴求的問道。

方晴雪說道:“大地初始,盤古化身神樹,賜予諸神神性。應龍得水,女魃善火,一水一火,本是相斥相克,永無結合的命格。但火之女魃卻愛上了水之應龍。應龍因罪被鎖於盤古所化之神樹,故而兩人無法見麵。女魃隻能每日來到樹下,以天界最最美妙的歌聲來安慰應龍,使得本已頹廢絕望的應龍有了新的希望。然而,女魃因為太過靠近應龍,原本豔美的容貌漸漸趨於醜陋。可為了自己的愛人,她甘願犧牲自己世間最美的容貌,仍舊天天唱歌鼓舞應龍。兩人之間的感情於這歌聲之中也漸漸深厚。因蚩尤與黃帝大戰,黃帝將應龍釋放,並協同眾神之力打敗蚩尤。戰後,應龍和女魃卻因感染人間濁氣,無法回天,女魃為助應龍重返天界,暗中設法將應龍之濁氣移轉於自身,自己卻因神力盡失,受到邪惡之神蚩尤之念的支配為禍人間。應龍奉命下凡討伐禍亂人間的女魃,兩人戰於黃泉海,應龍斬殺女魃,女魃死前恢複原來的容貌和聲音。應龍發現實情,悲痛萬分。望著追悔萬分的應龍,女魃以自己絕美的歌聲安慰他,而後漸漸地消失於黃泉海上。女魃消逝以後,應龍並未返回天界,而是呆坐於黃泉海邊癡癡等待。時光飛逝,應龍肉體開始化成灰,即將湮滅。神形俱散之際,似乎聽到了女魃那美妙絕倫的歌聲,他欣喜若狂,拖著快死去的軀體,一步步走入黃泉,再也沒有回過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