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知道討了他歡心,我能做很多事。但我沒有,這點我可以向我馮家列祖列宗發誓。我今日與你說這些,非是要澄清什麼,而是想告訴你。
“我不會背對著你和他做什麼,但不代表我不會動你,我嫉妒他對你好,就是要動你,清清楚楚的動你,怎樣?”阿蘿本平靜的臉色開始慢慢龜裂,她皺起雙眉,緊緊盯著她。
看她嘴角翹起絲邪氣的笑。
“還有,在我還是李兆廷未婚妻的時候,你既心有他,為何不明明白白斷掉李兆廷的情思,反為讓他心係於你?若按你的說法,這到底是誰搶了誰的?”
“第三、宮闈之遠,你又為何非要奪我廟堂之高,爭我提刑之位?”
“第四、如你所說,權非同也不愛我,我又還有什麼可留戀?就憑這幾點,我便有足夠理由置你死地。”
阿蘿猛然怔住。
窖中都是美酒,紅紙、墨字,黑埕,一壇一壇排列過去,但見她堵住門口的方向,突然挑起一小壇子桂花釀,又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紙包來。
將裏麵粉末倒進酒壇裏。
阿蘿美眸變色,一步步後退,厲聲喊道:“梅兒,立刻稟報皇上,她要對我不利!”
她緊接著又道:“馮素珍,不管是連玉還是李兆廷,我死了,他們都會怨你一生!連玉更會殺了你替我報仇,你不想替馮家翻案了嗎?”
“嗯,翻案,我就是為了翻案來到上京的……”素珍舔舔唇角酒滴,顯得有些為難,似在認真思考她說的話,然而,阿蘿緊繃著的精神稍鬆之際,她卻一個箭步上前,眼中閃耀著殺氣,出手如電,在她身上拍了幾下。
阿蘿穴道被封,頓時無法動彈。
她狠狠瞪著素珍,她不怕死,也怕死,她和連玉的幸福日子才剛開始,她怎能就這樣死在這個人的手上!
她心中說著最狠毒的話,詛咒眼前的人不得好死——卻見她笑的越發邪氣,驟然間下顎一痛,卻是被她狠狠捏開,自從回到連玉身邊,連玉待之如寶,何嚐受到一點苦,恐懼和疼痛讓她潸然淚下。
對麵的人“嘖嘖”兩聲,“如此嬌豔的美人,我見猶憐,怪不得李兆廷和連玉都喜歡。”
隨即,毫不猶豫,將酒灌進她嘴裏。
金鑾殿上,今日孝安也在,卻是連玉當眾宣布將慕容景侯部份兵權重新下放到慕容家子孫慕容定手上,慕容定已被從邊關召回,
此時,正是慕容定目露喜色,上前接符,孝安也終於稍掃多日來陰霾的一刻。嚴韃不住點頭。
朝中臣工,依舊心思各異!有人歡喜有人憂。
連玉登基以來,手段強硬,如今雖處於下風,但絕不容小覷。隻是,這一著,明顯不是他鞏固中央集權最好的做法。但他如今手上無能統帥萬軍的猛將,且和慕容氏一族生了莫大嫌隙,此舉,似乎是惟今權宜之計了。
“謝皇上,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主上,屬下有十要稟。”
慕容定,這個三十出頭的大將跪拜天恩之際,天子近侍青龍和一紫衫青年突從殿外快步而進,臉帶惶色。
朝臣見狀都備感驚訝。
這天子近侍,雖未被授予實銜,但可佩劍上朝,比一般朝官權力還大,而連玉貼身三侍,備受聖寵,武功厲害,何嚐見過他們臉上出現過一絲忑意,更莫說這幅表情了。
這卻是發生了什麼事?!
連捷、連琴二人飛快交換了個眼色,玄武、白虎和明炎初也是疑慮地相視一眼,連玉已一按兩側鎏金扶手,站了起來。玄袍隨振微揚。
青龍拾階而上,附嘴到他耳邊。
連玉聽罷,初時,眉峰倏擰,其後,眸光一點一點沉下來。
他袍袖一拂,突地走下來,直到權非同麵前,方才停下腳步。
“晁將軍今日早朝告假,原是有此等要事待理。權相所賜,朕來日必報。”他眸光如電,唇角勾著刃般笑意。
百官不明所以,隻見他這一眼,目中戾氣濤卷雪堆,竟不知權非同在背後又做了什麼!孝安站起,與僵在殿中的慕容定疑然看來。
當中,隻有李兆廷隱約明白,這隻怕和馮素珍那封信有關!
至於信中具體說了什麼,權非同當時賣了個關子,隻是微微一笑,說待事成告訴你。
權非同心中明了,知道人被救出來了,他笑著盈盈拜倒,“皇上哪裏話?不過是臣夫妻倆一點心意罷了,皇上笑納得起,絕對笑納得起。”
連玉盯著他,鬢角突突跳動,但唇角半抿,沉靜若素,竟並未再發一言。
“皇上,我們要見皇上——”
這時,殿外竟又是一陣騷動,孝安目光頓暗,也從金鑾座旁的座子走了下來,沉聲道:“大殿之外何事,朝議期間,誰敢胡亂喧嘩!”
“皇上,顧妃娘娘……顧妃娘娘出事了。”殿外帶著哭音的聲淒厲而來。
連玉臉色一變,高聲道:“放人進來。”
全殿驚愕之間,一群人稀稀散散闖奔進殿,人人臉帶倉惶之色。
不待旁邊內侍、女官回稟,梅兒已哭泣出聲,把阿蘿被連欣女衛帶到素珍住處,素珍提出要到酒窖去、阿蘿應允,卻反被她關住的事說了一遍。
“娘娘本想著她若隻是拿自己撤撤氣忍下便算,不讓奴婢等報皇上,誰知,後來那李懷素竟在裏麵揚言要對娘娘不利。我們聽得娘娘聲音慘淡,不敢再等,趕緊過來稟報。”
她跟在阿蘿身邊時日久了,知道阿蘿話裏“別報皇上”的意思,這話當時的內侍宮婢人人可以作證,如此,到得連玉麵前,他自會明白她一番苦心。
“李懷素說……”此刻,她一邊擔心阿蘿安危,一邊悄悄打量連玉臉色,見他目光暗冽狠鷙,略去二人對話,把素珍後麵的話說出來,從素珍因連玉對阿蘿的嫉妒,對權非同毫無眷戀,但掠去了阿蘿和李兆廷在書院的事。
她直接以李懷素稱呼素珍,眾臣聽得驚震不已,看看連玉,又看看權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