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武俠雜談7(1 / 2)

(九)、劍海群英

武俠界除了金梁古溫四大家以外,還有不少名家。在古龍成名之前,台灣武俠界最出名的是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位,合稱“三劍客”。在三國裏,臥龍即諸葛,司馬則是諸葛臥龍的死敵。千年之後又有此巧合,(學小螞蟻歎口氣)唉,曆史可真會開玩笑。

當然後來又冒出一個司馬紫煙,真與諸葛青雲成了一對。

這三劍客裏頭,在下最欣賞的是司馬翎。葉洪生對司馬翎也是非常推崇的,但也許因為他與司馬翎有私人的交情,言辭上有些誇過了頭。司馬翎前期的作品情節多較鬆散,一部《金縷衣》看得我哈欠連天,上冊看了一半就還是沒有頭緒,幹脆還掉不看了;後期的作品又常大段大段地講一些乏味的道理,比如《風雲雷電》那個係列,情節倒滿不錯,也常看得我老大不耐煩。

葉洪生認為司馬翎武俠小說的最高峰是在64-67年,並舉了兩部作品為例:《劍海鷹揚》和《纖手馭龍》,尤其給了《劍海鷹揚》極高的評價,認為在布局、意構等方麵甚至淩駕於金庸、古龍同期作品之上。他說這話似乎有些信口開河,如果《劍海鷹揚》作於64、65年,古龍這時剛開始求新求變,正處於轉型期,勝過他當然不難;但金庸呢?《天龍八部》,那可不是任何人可以輕言“淩駕”的。

不過話說回來,《劍海鷹揚》的確是在下所看過的武俠小說裏,除了金梁古溫之外,寫得最好的一部。好到什麼程度呢?說件具體的事吧。當年廈大校園內外先後有過六個租書的攤子,在下常去光顧的有兩個。從其中較靠近的一個攤子租來的《劍海鷹揚》,厚厚四大本,第一本的中間,第四本將近結尾處,各被撕了一頁。大家知道,書攤上租來的書,若有被撕之處,肯定都是描寫“那個”的,這是撕書者在訓練後來人的想象力。可在下想象力再豐富,也想不出這被撕掉的兩頁上能有什麼苟且,因為上下文乃至整部書全都是一本正經的,根本不著痕跡。於是迫不及待地闖到另一個攤子上,一問得知《劍海鷹揚》已租出去了。在下並不氣餒,繼續跋涉搜尋,終於在一個偏遠的書攤上覓到了版本不同但同樣是四本的《劍海鷹揚》,迅速翻到地方,

細細一看,各位看官,您猜那兩處寫的是啥?

第一處是寫男女一號主角第一次(也是全書唯一的一次)擁抱接吻;第二處嘛,是寫兩個女主角一起答應嫁給男主角。能想象嗎?在其他武俠小說裏最普通不過的情節,放在這部小說裏,就是那樣的感人肺腑,那樣的動人心弦。在整個風雲激蕩的大氛圍裏突然跳出這麼一兩絲兒女情懷,如今回想起來,心頭也會一陣溫馨。這樣的情節都給撕了,足以說明整部小說寫得有多好了。

當然撕書人的潛意識裏可能還有一種意外。在一般人印象裏,司馬翎的名聲別說比四大名家,就算比臥龍諸葛都頗有不如,很多不看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有個臥龍生,但未必知道有個司馬翎。設想一下,一個武俠迷,以前已看過不少的武俠小說,順手借了本聞所未聞的《劍海鷹揚》,隻為打發無聊,並不期待什麼震撼,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得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震撼,那種心情是難以名狀的。怎樣抒發這種心情呢?撕下震撼裏最動人的部分,永久保存。在下一貫對撕書行為深惡痛絕的,但一看到被撕的這兩頁,立即原諒了撕書的那位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