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開辦家具廠,經營大賣場,頭腦活絡的婁躍進還在八九年前將“觸角”伸向了與家具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鋼鐵行業。
2003年,他與當地的“博盛”鋼鐵公司合資,第一次涉足鋼鐵領域。後來又投資安鋼集團新普鋼鐵有限公司,開始了他多向經營的第二個發展階段。
如果說投資“博盛”靠的是他獨到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那麼投資安鋼集團新普鋼鐵有限公司,則主要憑的是他的信義。
新普鋼鐵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煉鋼、軋鋼、發電於一體的大型鋼鐵生產聯合企業,也是安陽市重點工業企業,年產鋼量達200多萬噸,銷售額達40多億元。但是這樣一家企業,卻在六七年前麵臨著資金周轉不靈的窘境。公司老總呂書林是到婁躍進這裏買家具時認識的,因為言語投機,性格豪爽,一來二往兩人就成了朋友。呂總欣賞他的為人,當時鋼鐵公司資金運轉困難,問他有沒有興趣投資,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而當時在河南的老鄉們都為他擔心,怕他投資打了水漂,勸他慎重。婁躍進卻說,既然成了朋友,就是要在對方困難的時候支持他,這才叫朋友,哪怕賠了也不後悔。
在商場滾打摸爬了多年的婁躍進對自己看人的眼光非常自信,而且隻要是自己看準的人,就願意推心置腹,坦誠相交。“看準了人,我就會把心交給他,如果出了問題,隻能怪自己眼光不好,看錯了人。”他說。
正因為講信義,他贏得了友誼,贏得了合作夥伴,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廣闊的商機。
說起婁躍進的人品,呂總連連稱讚,他說最佩服婁老板的為人,當時也就這麼試著一說,想不到婁老板一個浙江來的商人(浙商在外人眼裏素來以精明著稱)能這樣爽快答應在他這裏投資,這是對他的極大信任,讓他很感動。他甚至感慨,由此可以看出寧海生意人重信義的品質。
婁躍進相信朋友,看重信義,但他也清楚投資的風險。“做生意就要多點開花,有時東方不亮西方亮”,“自己有能力看準了就投,要拿得起放得下”,正是對朋友、信義和投資之間清晰的定義和認識,練就了他商場上特有的智慧、眼光和魄力。
壯心未已
1958年出生的婁躍進如今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然而創業的激情絲毫不亞於年輕人。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創辦企業就像是騎自行車,一定要動,你不騎不動就會倒掉。
就在前不久,他在鄭州新建了一個100多畝的家具生產基地,而且一投就是幾千萬,從德國、意大利、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世界一流的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已經投產。
展望未來,婁躍進仿佛伏櫪的老驥,壯心未已。他表示,接下來將加快在全國範圍內的布點布局,把“邦瑞”進一步打造成全國著名的家具品牌,讓“邦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婁躍進用一個形象的比方來形容自己現在的狀態。比如造了一輛拖拉機,能跑個四五十碼就很高興,而如果本身你開著一輛奔馳,跑幾十碼就很難受。在他看來,一個人本事有多大就要把它全部用出來,人到了一個高度就要去挑戰另一個高度,這樣就會越做越有勁,想停也停不下來。
顯然,婁躍進正在向著自己人生的另一個高度健步邁進。
(記者 王海明 實習生 楊晨 201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