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小故事的啟迪 維生素的奇效:幫顧客找好借口(1 / 1)

第二部分 小故事的啟迪 維生素的奇效:幫顧客找好借口

有人給快要倒閉的啤酒廠老板建議:在啤酒中加入維生素,並在包裝瓶上標明。老板照做,結果生意大為改善。又有人建議:在汽水裏加入維生素,並於瓶上標明。果然汽水銷量大增。為什麼維生素這麼神奇?(我仔細研究過現在超市裏的一些飲料,特別是標明“運動飲料”的,裏麵有維生素等七七八八內容,價格比一般的礦泉水貴了好幾倍,但我還是常常買。)

原因很簡單,雖然維生素含量極低,但當有人想喝酒卻又內心矛盾時,他會告訴自己不單隻是喝酒,還同時“喝”進了有營養的維生素,於是,矛盾消除了,心安理得了。人們做事,常愛找個借口或堂而皇之的理由,以求心安,廠商們隻是幫顧客找好借口罷了。

強調在某類商品中含有有益健康的成分,尤其是在一些不健康的食品飲料上,無疑為負罪感找到減輕乃至解脫的最佳借口了。顧客的心思要用心揣摩。商家營銷時,若能充分考慮他們的消費需求,並以某種方式適時地提供一些心理暗示,或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購買中被忽視的“機會成本”

按照經濟學原理,決策之前需要考慮機會成本——因放棄了另一個選擇所帶來的最大效用的損失。但是,現實生活中,機會成本往往需要別人來提示才會真的影響到購買決定。

再具體說,機會成本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我們一般認為消費者不購買這個或那個商品,是因為他們想省錢,正如有些廣告商們的“低價訴求”並不是最有效的。那些更願意打價格戰的品牌應該更換一種促銷策略,取而代之的應是強調這些金錢所能夠買到的具體物品。如:廣告圖中一個生氣的女人站在僅裝了一雙鞋子的鞋櫃邊,文字說明:定製鞋櫃2900元+一雙鞋子(100元)=3000元。與此對應的圖中,一個女人和她的女兒站在裝滿了鞋子的鞋櫃邊,文字說明:鞋櫃1000元+二十雙鞋子=3000元。

羅列出“被忽視的機會成本”供消費者考量,可以有效地影響他們最終的購買決策。

戴比爾斯鑽石有過一句成功的廣告語:明年再裝修廚房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