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風雲突變” 第二節(1 / 1)

第十章 “風雲突變” 第二節

這天,英才中學的蔣校長忽然接到宣傳部和文明辦的來電,說年度“濱海驕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提名即將在媒體上發表,你們學校的初三年級學生張軍入圍,過些日子這些候選人的事跡將在政府網和日報晚報上公布,現將張軍的事跡初稿傳真給你們,請你們認真審核。

聽著這個不期而至的電話,蔣校長吃驚得差一點連眼鏡都掉了下來。他想說:喂喂喂,你們有沒有搞錯?這張軍同學,在學校連“三好學生”都沒評上過,連小組長都沒當過,不就是背同學上學被報紙宣傳了一下,怎麼忽然就成了全大市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了?不錯,張軍同學樂於助人,三年如一日——實際三年還不到——背著同桌上學放學的事跡是有點感人,但他學習成績一般,班級工作也沒出多少力,所以曆次評“三好學生”,無論是班級、校級、區級、市級,都上不去,現在卻……

不管蔣校長他們怎麼缺少思想準備,媒體的宣傳卻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這之後,蔣校長就忙起來了,要求來英才中學采訪的大報小報記者和文藝界的作家藝術家來了一撥又一撥。緊接著來的是電視台和電台的記者。這些人往往采訪完學校之後還意猶未盡,還要由學校有關領導陪著去張軍、林樹兩個學生的家庭作深入采訪。

在英才中學,這真可謂是“風雲突變”!一天到晚忙於處理學校瑣碎事務的蔣校長更是如夢初醒:這這這,這可是事關英才中學榮譽和影響的大事啊,這也是多少年來可遇而不可求的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出我們英才中學!自己怎麼昏了頭,還去責怪人家不早打招呼呢!於是馬上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學校工作。

先是進行一次全校大掃除,再是重新布置校內的宣傳櫥窗,讓學校裏擅長攝影的教師好好為張軍同學背著林樹上學的感人情景拍一組照片,放大後貼上去。又找初三(3)班的班主任劉秀芹老師作了一次長談,先是深入了解張軍同學的現實表現,再是吩咐她趕緊召開一次向張軍同學學習的主題班會,在此基礎上布置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寫幾篇命題作文,表示要好好學習張軍同學的“助人為樂精神”、“無私奉獻精神”、“誠信守諾精神”等等,等等,張貼到學校的宣傳櫥窗上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事不宜遲,越快越好!他說得激情洋溢,唾沫橫飛,誰料想那位年輕的小劉老師卻真正是“靜如處子”——她平靜地坐在蔣校長的對麵,雙腿並攏,雙手按在膝蓋上,安靜地聽著。直到蔣校長說完,才輕聲回答他說這樣的主題班會他們早已經開過了,主題就是“學習雷鋒精神”——難道“雷鋒精神”還不足以概括校長您剛才所說的那一大套精神?至於發動班裏同學寫點體會文章,這個沒問題,回去就會落實。

因為小女子說的話中用了一個尊稱“您”,蔣校長覺得這個女書呆子老師雖然有點不懂政治,大事麵前拎不清,但態度尚可以,於是也不再堅持,隻是吩咐她下一步一定要緊跟學校工作部署,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其次是要進一步搞好班級工作,尤其要確保這一對學生的安全——他倆既已成為新聞人物,那麼其一舉一動就絕非個人行為,而是事關集體,事關英才中學的大局,我們一定要保證做到百無問題,千無漏洞,萬無一失!蔣校長的這一番話,尤其是他獨創的那三個“無”,直讓小劉老師聽得戰戰兢兢,估計得失眠一個晚上……

不說處於極度亢奮狀態之中的蔣為校長原先恐怕連做夢都沒想到英才中學揚名的機會竟會因這樣兩位普通學生的存在而翩然來到,單說社會上有關候選人物的宣傳和投票準備工作也正在以當初開始策劃此項活動的人——所謂“始作俑者”——從未預計到的熱情在大規模地展開。這當然與近年來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的突飛猛進以及人們對於誠信、愛民、奉獻精神的熱切呼喚有關。

很快,網上投票也同時展開。沒有想到的是,不論是在報紙還是網絡上公布的“當選者事跡”宣傳材料中,張軍在二十位候選者名單中都是名列第一。

有關張軍的宣傳材料是這樣寫的——

張軍:背著同學上學校

張軍是英才中學的學生。他的同班同學林樹,自小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每天上學、放學隻能靠別人接送。上中學後,張軍主動擔負了接送林樹的任務,每天很早先騎車到林樹家,扶他上自行車,一步一步推著他到學校,然後幫他蒸飯,再背他到三樓的教室。碰到上電腦課、做實驗、上廁所等等,張軍也總是不辭辛苦地將他背來背去。每天下午放學後,張軍背著他下三樓,然後再用自行車馱著他放學回家。有一次他自己發著高燒,一早硬撐著起床後還是先騎車到林樹家,將同學送到學校教室後再去看醫生。這樣一晃就將近三年,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他的行為令同學家長和整個英才中學感動,也讓有些人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