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情 味 你是天使在人間(1 / 1)

卷三 情 味 你是天使在人間

常說女兒是爸爸最好的作品。小女做工還算精細,未出偏差,若說最好,卻也談不上。盡管不是最好,於我倒有重大意義,她是我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在她出生前,我還是一個隻顧流連於桃花岸邊心思單純的少年郎,她出生後,我隻能委從於人世,曾經的種種浪漫連同雄心壯誌一並放下。

女兒今年六歲,我雖貴為她的造物主,但顯而易見,她對她生命的製造者並非事事言聽計從。我讓她來,她往往不來,讓她別吃,她偏偏要吃。每一天,她都像國王視察領地,在家裏轉來轉去,關注每一處細節的變化。

比如飯桌稍稍移了一點方位,“咦,這桌子怎麼搬到這裏來了?”

比如桌上多了一隻空的易拉罐,“這瓶旺仔誰吃的呀?”

證據確鑿,妻子亦不肯頂罪,我隻好承認是我吃的。她就非要我張開嘴來,“你嘴巴張開讓我看看。”

我學習革命前輩咬緊牙關不張嘴,她就直接用手指撬我的嘴,“你張開來,你張開來讓我看看。”

麵對逼供,我無法做到像前輩們的意誌堅定,隻得張開嘴巴,她瞪著眼睛,認真觀察一番我的口腔後,說:“我也要吃。”

前麵那麼多的鋪墊,這句才是她的目的。

我本想對她曉以大義,準備先從人生道理開始,告訴她不吃苦,哪來甜,再從健康入手,奉勸她甜的東西容易蛀牙,不能吃。但我隻怕忠言三千,不及她眼淚一滴,因此作罷,隨手給了她一瓶旺仔。

她每每一有委屈,或者被我們打了,或者被我們罵了,就跑去找奶奶。

“奶奶……”

“奶奶……”

奶奶是她最大的保護傘。

每當這時候,妻子就會說:“看,又去找她奶奶告狀了。”

有一次,她犯了錯誤後照例去找奶奶尋求保護,奶奶突然說:“今天你的狀紙我不接了。”頗有點包龍圖斷案的風采。女兒愕然,我們卻大笑不已。

從前我在家裏上洗手間隻需掩門,而不上鎖,因為沒人會來打攪。可是女兒出生後情形就有了變化,她往往在我如廁或洗浴時大搖大擺地推門而入,嚇我一大跳。尤其棘手的是,怎麼哄也不走開。因此在以後,我就多了個心眼,一進洗手間就上鎖。即使這樣,女兒仍舊會來砰砰砰地敲門,讓我在馬桶上也心驚肉跳。長此以往,我怕我會便秘,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教育,後來在我如廁時,她終於放棄了旁觀。

有一次我帶她在中河公園裏閑逛,那時柳樹剛發新芽,沿岸風景甚美,我原本想作詩一首,念給她聽,但一想,她也未必聽得懂,隻不過“媚眼做給瞎子看”罷了。於是轉而問她:“你瞧,這柳樹葉子長長的,像什麼?”

女兒瞪著眼睛看那棵歪脖子樹,看了半天,搖搖頭。我循循善誘道:“你看柳樹的葉子長長的,垂下來,像什麼?像不像長長的……”

我想引誘她說像長長的頭發。但是,她竟然說:“柳樹的葉子垂下來,像鼻涕!”

我的心裏霎時百味雜陳,盡管有時我的比喻打得也很離奇,但她比她的老子更離奇,不止離奇,那是相當離譜。我發火道:“誰的鼻涕這麼長?也隻有你的鼻涕這麼長!鼻涕三千丈,就是黃抒羽!”

她不懂三千丈什麼意思,但也明白那兩句肯定不是好話,對我又抓又撓,非要在“黃抒羽”後麵加上“爸爸”兩字,我被迫改成:“鼻涕三千丈,就是抒羽爸。”

又有一次也是在公園,我指著一棵柏樹問她像什麼,心裏盼望她能說像寶塔,或者像寶劍,她看了看柏樹,果斷地說:“像我們小(1)班的林樂予,站得直直的!”

還有一次,我帶她去鄉下玩,小溪邊蹲著兩隻附近人家養的“呆頭鴨”,女兒問這是什麼,我用寧波話說這是呆頭鴨,女兒念叨了幾聲,我問她記住了沒有,她說記住了。等我們逛了一圈回來,那兩隻鴨子還待在小溪邊,我就問她這是什麼。女兒想了想,一時想不起,看我瞪大了眼睛要罵她,急中生智說:“這是‘壞蛋企鵝’!”

諸如此類,童言無邪。因為她,我已從自命不凡的遊俠回歸到俗人本色,很多時候不得不聽從現實的主張,在現實的河裏,我不想乘風破浪。在我的船上,我是唯一的船老大,也是唯一的舵手,所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能隨心所欲,我要讓我的船,包括船上的這位小天使,安穩快樂地行駛在現實的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