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鄉 味 上梁搶饅頭
我在郭巨長大,二十多年前的郭巨,是一座興旺的小集市,依山傍河,都有人家。我就在那裏整天沒有名目地遊蕩,過不盡的好風好日。
那時,經常有人家請了木匠師傅在自家堂前打造器具,附近的小孩也會聚攏過去,撿一些邊角木料來玩。玩著玩著,不覺到晌午了,主人家要端出點心來招待木匠師傅,隻是那些小孩仍推諉遲疑著不肯走,想必心裏也有吃一碗的意思。
而我每回不等端麵出來就遠遠跑開了,天下之大,好玩的地方肯定不止這一處。不吃主人家的麵,倒也並非乖巧懂事,也並非人窮誌高,隻是不喜歡,不喜歡那些不情願的小恩惠。
而上梁人家搶饅頭,那我是回回不落空的,遠在數裏之外,若能得到消息,我也會屁顛屁顛地大老遠跑去,恭候在人家的院落外,仰頭等待著主人與泥水師傅一道,把饅頭從新房上扔下來。
這種場合,那些做主人的很是歡迎有小孩子來捧場搶饅頭,顯得熱鬧有麵子,亦盼望日後的新房也有今天這般喜氣洋洋。我身子小,但是人小手快,經常能搶到幾個幹淨的饅頭。旁邊的大人就會笑著罵“這小孩子像小黃狗搶食”,人間自有人間的喜樂,雖然不好聽,但無惡意,一般的喜氣洋洋。
有幾次去晚了,人家已扔好了饅頭,我就在牆角落邊逡巡,人小眼尖,往往也能找到一兩個被踩了幾腳、沾滿泥巴的饅頭,我亦不介意,把表皮扯扯掉,就心滿意足地吃了下去。
有時搶到的饅頭有好多,手裏拿了兩個,褲兜裏藏了兩個,就先不吃,拿回家後向父母炫耀了才吃,而父母也會很配合地誇我幾句“人小小的,倒是活絡”。然後再加一句“都被你搶來了,其他的孩子怎麼辦”。於是下次我就不搶這麼多。
那時我有一個理想,就是盼望能端坐在新房屋梁上,身邊放一大筐饅頭,下麵聚集了四裏八村的小孩子,仰頭等著我把饅頭扔下去。
後來家裏造新房,等房子造好到了上梁日,我也被允許來到梁上,當我踩著滿地的碎石磚塊,磕磕絆絆來到梁上,看到父母欣喜而辛苦的麵容時,小小心裏,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做大事的莊重,以及人生的不容易。底下的人歡笑吵鬧著“快扔饅頭”,我倒羞澀起來,放不開手腳。
那時還有個孩子,也是家裏起新房,到上梁了,他爸爸就把他抱上房頂去,結果他上去又跑下來,執意要待在下麵搶饅頭,弄得他爸爸哭笑不得。
喜歡搶饅頭,倒也並非那時窮得揭不開鍋了,隻是單純地喜歡那些俗世的熱鬧。北侖有句老話說“好日黃狗竄弄堂”,每逢結婚喜事,最忙碌的總是那些黃狗,因為能得到許多額外的肉骨頭。六七歲時的我,也真像那好日子人家裏的小黃狗,風和日麗當中,追逐著世上純樸的熱鬧。雖是他人有慶,自己亦覺得沾了世間的喜氣。
我女兒現在四歲,極是調皮滑溜,想把她抓住抱來膝蓋上坐一會,也很不容易。看著她滿屋子滿院子地亂竄,我便想起小時候搶上梁饅頭,也是異常活絡地東奔西跑,讓人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