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有《例言》:
1. 本書每課分例句、解說、定義、提示、練習五節,有頭有緒,簡而不漏,詳而不雜,即初讀英文者亦能一目了然。
2. 全書用歸納法編著,每課務使讀者明了實句實例而後始下定義,實為文法書中之破例創作。
3. 本書文法注重活用,繁瑣的文法上術語盡量避免。
4. 練習句子力求適合中國學生之脾胃,思想迂舊之文句,雖屢見於他書者亦不引用。
5. 每課練習為本書之最主要者,讀者須仔細實習。
(2)《英文背誦ABC》,林漢達編著。【上海】世界書局1931年11月初版。“活用英文ABC叢書”。110頁。
本書收五十篇名人演講作為課文。卷首有林漢達《活用英文ABC叢書序》,可知林漢達為該叢書主持人,書末附有叢書書目17種。夢田書屋藏。
(3)《活用英文法》,林漢達編著。【上海】世界書局1932年9月初版。152頁。
孔網上有初版本。
(4)《高級英文翻譯法》,林漢達編校。【上海】世界書局1941年出版。
孔網有1947年8月再版本,127頁,封麵署“編校者林漢達博士”,版權頁署“作者之江大學英文翻譯班 編校者林漢達”。
(5)《高級英文翻譯法》,林漢達編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年3月初版。
正文10+28+127頁,附錄7頁。全書分翻譯的原則、翻譯的方法、翻譯的實習三部分,附錄“成語的翻譯、幾種翻譯書籍的介紹”。夢田書屋藏。
(6)《英文翻譯:原則、方法、實例》,林漢達編著。【上海】中華書局1953年5月初版。109頁。初版印5000冊。夢田書屋藏。
卷首有《編者的話》,略雲:
本書的前身是於1941年由世界書局出版的《高級英文翻譯法》。那是當時之江大學英文翻譯班實習成績的一部分,由編者加工編寫而成的。1951年該書紙型讓予商務印書館,又印了一版。現在又要再版了。但該書是十年前的舊書,其中有些材料已經過時。因此,就乘再版重排的機會,把全書修改了一下,總計增刪的篇幅約一半以上,就改名為《英文翻譯的原則方法與實例》,作為新書,由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總結各家所說,並詳述翻譯的一般原理;第二部分,作者舉例說明各種翻譯的具體方法;第三部分,作者對譯了三篇小說,並加注解,作為翻譯示範。
按,林文虎《林漢達》中列有《全國中學學生英文成績》一書。誤。1925年,世界書局出版《評注全國學生英文成績大觀》,分“甲級:大學之部”、“乙級:中學之部”兩冊,嚴畹滋編輯,精裝,林漢達在1924年全國大學英語比賽上的英文演講收入書中。1928年,世界書局另出版《全國大學學生英文成績》一種。
四、文學翻譯
(1)《屠格涅夫散文詩》,〔俄〕屠格涅夫著,林漢達譯注。【上海】世界書局1929年6月初版,165頁。封麵作《散文詩POEMS IN PROSE》,書脊及版權頁作《屠格涅夫散文詩》。“華文詳注世界近代英文名著集”之七。
(2)《柴霍甫小說選》,〔俄〕柴霍甫著,林漢達譯注。【上海】世界書局1929年初版,1932年9月四版,1933年5月五版。135頁。“華文詳注世界近代英文名著集”之三。
(3)《莎氏樂府本事》,〔英〕查理拉穆?瑪麗拉穆著,林漢達譯注。【上海】世界書局1933年6月初版。“華文詳注世界近代英文名著集”。有精裝、平裝二種。
(4)《天方夜譚》,林漢達注釋。世界書局1933年版。“初學英文必讀叢刊”。
按,林文虎《林漢達》附錄中列有林漢達主持的“初學英文必讀叢刊”書目六種。我查閱了孔網,除《天方夜譚》外,尚有下列三種(因圖片模糊,無法確認編注者):《愛麗斯異鄉記遊》(世界書局1930年版,93頁)、《伊索寓言》(世界書局1930年版,49頁)、《英文小詩百首》(世界書局1931年版,84頁),另有《神仙故事》、《莎氏樂府本事》二種,未見。
又,林文虎《林漢達》還著錄《窮兒苦狗記》(奧維達著),世界書局20世紀40年代出版,亦未見。
(5)《黑人成功傳》,林漢達、胡山源譯。【上海】世界書局1939年4月再版。“世界名人傳記叢書”。
這是〔美〕B.Washington的自傳。初版日期不詳,我收藏的是再版本,200頁。美國黑人教師布克?華盛頓自傳。記述其從奴隸到自由人,以及為創辦塔斯基吉師範及工業學院而進行的奮鬥。全書共十七章。卷首有陸高誼《編譯世界名人傳記叢刊旨趣》。
(6)《兩性婚姻問題》,林漢達譯。紅葉書店1940年出版。
(7)《泰西五十軼事》,〔美〕James Baldwin原著,林漢達注釋。【上海】世界書局1942年10月初版,1944年3月新一版。“英文文學基礎叢刊”。
按,據1987年6月《之江校友?紀念林漢達先生特刊》胡懷琛《林先生編譯注釋的著作》一文,“英文文學基礎叢刊”中,林漢達注釋的還有二種,《謙屈拉》(泰戈爾著)、《莎氏樂府本事選》,均未見。
(8)《大衛?考柏飛》,〔英〕狄更司原著,林漢達譯述。【上海】潮鋒出版社1951年7月出版。249頁。
我收藏的是1953年6月第二版,印數為3001—6000冊。封麵頂端標有“口語化翻譯小說”。卷首有陸誌韋序、譯者的《讓翻譯這本書的人說幾句話》,末附《關於口語的說明》。
本書是譯者以北京口語化翻譯的一部小說,探索外國文學翻譯走向普通老百姓的新路子。他在卷首和卷末都作了說明,略雲:
《大衛?考柏飛》是狄更司二十三種著作裏頭兒頂心愛的一種,也是天下頂有名的文學作品裏頭的一本,原文的字數差不離有四十來萬,翻譯成老百姓的話,還得多點兒。我自個兒心裏老覺乎著太長點兒了,普通忙點兒的人真沒有那個勁兒把它念完。因為這個,我打算用新的翻譯的法子把它寫成十來萬字。是怎麼一個新法子呢?不是直譯,也不是意譯,我敢說也不是胡譯。我勉強管它叫‘素譯’。畫畫裏頭不是有個素描嗎?我把古典派的細致的工筆畫臨成現代式的粗線條的素描。我覺乎著這種翻譯挺懸乎。要是借這個碴兒把翻譯看成馬虎偷懶兒的事,那可不是我的想頭。……這本書的初稿是用白話文寫的。我想試試看用漢字寫大眾口語,就請幾位朋友幫忙,盡可能地把原來的白話文改成北京口語。
(9)《大衛?考柏飛》,〔英國〕狄更司原著,林漢達譯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5年12月第一版,210頁。印數9000冊。
(10)《大衛?科波菲爾》,〔英國〕狄更斯著,林漢達譯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4月版。12.3萬字,205頁。印數9001—32000冊。
卷首《譯者的話》略雲:
《大衛?科波菲爾》是我隨身帶了好多年的舊稿,原意是要借著翻譯這件事多收集一些北京話的詞兒,作為一種方言的研究,所以初版和再版(1951年,1953年,上海潮鋒出版社出版)差不多全是地道的北京話,而且還夾雜了很多的北京土話。可是方言或土話並不是祖國語言發展的方向,為了避免提倡方言的誤會,我決心把譯文重新修改了一下,試用我心目中的普通話來寫。
(11)《國際主義還是俄羅斯化?》,〔蘇〕伊凡?久巴著,辛華譯,林漢達校。【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年10月出版。428頁。內部讀物,印數16000冊。這本書是林漢達審校的最後一部書稿。1972年7月24日晚編校統稿完畢,因勞累過度,心髒病複發,經北大醫院搶救無效,26日淩晨3時去世,終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