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與服務民生
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並逐漸成為中國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
所謂網絡問政,簡單地說,就是指政府通過互聯網做宣傳、做決策,了解民情、彙聚民智。網絡問政的根本目標,就是服務民生,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近些年來,網絡問政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執政新風。
從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同誌在人民網與網友在線聊天,到各省官員通過各種形式在網上與百姓溝通,中國官員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問政於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暢通。
如果說網絡民意是一片海,那麼在以往,它更多的是借風起雲湧之勢起作用;而今天這種力量已經躍出海麵,走向現實。
這一點,有兩個標誌性事件可以作例證:
第一,雲南成立網民調查團參與“躲貓貓”事件調查,開全國之先河;
第二,河南洛陽三位“資深網民”出任市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引起全國矚目。
對此有專家稱,這標誌著素來有議政傳統的網民,開始從虛擬的空間走向現實的世界,更有人驚呼,“草根網民‘從政’元年已經來臨了”。或許“躲貓貓”網民調查團的調查結果令人遺憾,但無奈也好,法律缺失也好,由這一事件所引發的思考,已經可以說是意義非凡了;而洛陽“三劍客”以網民身份出任代表、委員,也曾一度引發爭論,但不難看出的是,網絡民意正在從隱性走向顯性。
網絡民意的凸顯,一方麵在於網絡媒體的發展和公民意識的成長,另一方麵更在於執政者對於網絡民意的日益重視。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同誌到人民網的強國論壇同網友們在線交流,對網絡問政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據相關調查顯示,超七成公眾認為“網絡表達將成中國民主建設的新通道”,近六成人認為“網絡表達有助於拉近政府與民眾距離”。
依托互聯網的大平台,網絡問政風生水起,網絡監督亦風起雲湧。一項調查顯示,87.9%的網民非常關注網絡監督;當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99.3%的網民會選擇網絡曝光。
回看過往,從當年的孫誌剛事件到一波三折的虎照醜聞,從黑磚窯官員的撤職、複職、再撤職到“天價香煙局長”周久耕被立案調查,從公務員出國“考察門”到“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被曝光後半月成為階下囚,網絡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能量。
在網絡麵前,人人都是新聞記者,一個全民反腐的時代已經到來。在寧波,這種傾聽網民意見的形式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職能部門的行政自覺,廣大網民成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大背景下,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發展的潮流中,加入到網絡問政與服務民生的隊伍中,中國寧波網也在不斷地進行摸索與創新。
目前,中國寧波網有兩大板塊直接涉及網絡問政和民生服務,分別是《對話》欄目和《對話?網上發布廳》板塊。下麵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平台,然後以這兩個平台為例,詳細深入地解析一下如何通過網絡實現網絡問政和服務民生。
中國寧波網《對話》欄目創辦於2002年2月,是浙江首創的新聞互動品牌欄目,旨在構築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交流的平台。它以問政為特色,以全媒體記者互動和論壇互動為基礎,以視頻與文字同步直播為主要傳播方式,讓網友與嘉賓互動溝通,以達到化解社會矛盾,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並打造品牌的效果。
《對話?網上發布廳》板塊是中國寧波網與寧波市委宣傳部共同開辦的網絡辦事問政平台,於2010年10月21日正式開通。“網上發布廳”這個平台主要作用在於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及時準確地發布權威信息,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發揮網絡互動優勢,構建政府與網民之間的溝通橋梁,服務民生,創新寧波網絡社會管理。
首先來看《對話》欄目。《對話》欄目開辦至今已有9年多的時間,從2006年起節目基本實現了每周一期的播出頻率,截至2011年10月10日,已經推出了453期節目。9年來,《對話》相關節目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1件、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5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4件。繼2007年被評為寧波新聞名專欄後,2009年又被評為浙江新聞名專欄,並進入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定評。 2010年,《對話》欄目被評定為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
欄目主要分為熱點關注、高端訪談和網上發布廳三大部分,多由焦點人物、熱點話題或某一社會現象導入,通過嘉賓和網民互動交流,直麵熱點事件,反映社情民意。網民可針對政府決策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領導幹部則可通過《對話》及時地了解民意、吸納民智,以促進民主決策。
《對話》欄目共有四個子欄目,分別是:《對話?熱點民生》、《對話?問政進行時》、《對話?網上發布廳》、《問政?說事》。
《對話?熱點民生》欄目話題涉及內容廣泛,從衣食住行、教育、醫保,到就業、收入、生活環境;從政府決策、科學規劃,到經濟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等。
從“對話?甬黔攜手萬人助學”、“對話?從羅南英看寧波文明”到“對話?寧波女孩支教甘肅籌資造‘愛心橋’”等,寧波人用一個大寫的“愛”字演繹了一座城市對情義無價、和諧中國最生動的注解。
“對話?杭州灣跨海大橋”節目,中國寧波網連續8小時開通直播訪談,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等全國24家網站的視頻轉播,訪問量達到600萬人次。當日,中國寧波網主創的寧波手機報於第一時間向50多萬用戶發送杭州灣跨海大橋特刊。
“對話?緩解出行難”七期連續節目中,網民紛紛獻計獻策,為緩解交通擁堵出力,節目宣傳市委市政府為緩解出行難采取的各項措施,引導網民正確對待當前出行難問題。節目日均點擊量逾90萬人次,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