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形象主題口號、標識征集案例 第二節 構建城市視覺識別符號——城市形象標識(3 / 3)

下麵一組優秀城市形象標識可予以比較鑒賞:

新加坡

新加坡城市品牌形象標識“Your Singapore我行由我新加坡”。近年來,新加坡積極發展旅遊產業,強調定製化的旅行體驗,彰顯新加坡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Your Singapore我行由我新加坡”代表了彙聚各種魅力景點、美食和文化的全新體驗,著重強調以遊客為中心的非凡個性之旅,彰顯了新加坡旅遊品牌對全球遊客的吸引力。

倫 敦

倫敦城市品牌形象標識是由競標產生。倫敦政府隻允許很少的一些設計公司進行投標,官方限定了公司大小、營業額、保險措施、健康與安全和其他標準的最低標準。

紐 約

紐約城市品牌形象標識由著名的Wolff Olins公司設計。Wolff Olins曾為倫敦奧運、聯合利華等設計形象。NYC紐約城市品牌形象標識現代感與文化感十足,是一優秀的品牌設計作品。

首 爾

2002年韓日世界杯結束後,韓國首爾麵向全球征集城市宣傳標語,最終確定“Hi Seoul”(你好,首爾)為城市品牌形象。在隨後數年時間裏,首爾先後推出市徽、市歌,並通過“Hi seoul慶典”、清溪川複原工程等大型活動、項目,塑造城市新形象。

香 港

香港特區政府9年前推出“香港品牌”作為向國際推廣香港的宣傳平台。“香港品牌”的形象標識,保留了原來飛龍標識的精粹,隻是在飛龍尾後加上三色彩帶,更具時代感。

“香港品牌”新形象由本港設計師陳幼堅設計,他解釋說,由飛龍延伸出來的藍、綠彩帶,分別代表藍天綠地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紅色彩帶則勾劃出獅子山山脊線,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拚搏精神。

墨西哥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新的城市標誌。這個標誌設計的靈感來源於墨西哥城的標誌性建築“獨立天使”,是墨西哥城獨立、和平、友誼和正義的象征。

墨爾本

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的市徽標誌,以反映多元、創新、宜居和重視生態的城市形象。這個由全球著名品牌顧問機構設計的新“M”字市徽用以取代上世紀90年代初啟用的舊樹葉標誌。市長羅納特·道爾在揭曉這個耗資24萬澳元的新城市市徽時表示,舊的標誌顯得有點落伍,麵對變化的世界,墨爾本的市徽也需要與時俱進。

愛丁堡

愛丁堡是蘇格蘭的古都,也是蘇格蘭現在的首府,它的城市品牌於2005年正式推出。新的城市品牌,凝結著愛丁堡的核心信息和雄心,是愛丁堡整合城市營銷努力的強大工具,並且需要擔當起向全世界推廣愛丁堡投資、旅遊、居住和學習價值的使命。

重 慶

重慶城市標識起步較早,2005年9月,確定了“人人重慶”圖案為重慶形象標識。“人人重慶”以“雙重喜慶”為創作主題,兩個歡樂喜悅的人,組成一個“慶”字,道出重慶市名稱的曆史由來。“人”為主要視覺元素,展現重慶“以人為本”的精神理念,傳遞出重慶人“廣”“大”的開放胸懷,和“雙人成慶”,蘊含政府與人民心手相連、共謀重慶發展的內涵。

杭 州

2008年3月28日,“杭州城標”在西湖揭曉。

杭州城標以綠色、黑色為主色調,由“杭”的篆書演變而來。城標運用江南建築中標誌性的翹屋角、圓拱門作為表現形式,將航船、城郭、建築、園林、拱橋等諸多要素融入其中。標誌右半部分還隱含了杭州著名景點“三潭印月”的形象,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江南杭州的特征。

四、城市形象標識產生的辦法與渠道

各城市提煉和創作城市形象標識辦法和渠道多種多樣。如同前麵提到的一樣,國外許多城市的標識大都是由世界著名的品牌和平麵設計師設計、創作。有的是由著名專業團隊設計,有的是通過政府招標的方式,由多個大的或著名的設計公司競標,然後創作設計完成。但近年來,國內流行的做法是麵向社會,甚至麵向全球公開征集城市形象標識。麵向社會征集的結果,往往可以收到一石雙鳥的效果。一方麵可以花較少的經費就征集到專家、群眾共同認可的、具有較好傳播價值的城市形象標識作品。更重要的方麵是可通過開展征集活動,讓社會甚至海內外相關人士,關注征集作品的城市。在征集過程中,宣傳營銷城市形象,讓更多的人了解、知曉這座城市,從而提高城市更大範圍的知名度和關切度,擴大影響力。像國內杭州、重慶等都是采取麵向社會征集的辦法產生了城市形象標識。因此,社會征集的方法,也成為了宣傳營銷城市形象的一個有效手段。

但麵向社會征集也有一定的風險性和不足。很可能沒有名家參與設計,也可能要承受征集不到理想作品的風險。像深圳市曾經采取麵向社會征集的辦法,但最後征集來的作品都不滿意,以至沒有作品入選。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麵向社會征集,如果工作做得不細,參選作品往往業餘創作者多,而專業人員或著名設計公司一般不願意或不屑參加這類活動。一是怕落選影響原有的聲譽,二是畢竟要投入人力財力進行設計創作,成功入選的概率卻又很低,得不償失。因此,使社會征集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會大打折扣。

不過,這種風險隻要事先精心考慮和策劃,準備在先,還是有可能化解的。畢竟,向社會公開征集,正麵宣傳效應會不斷得以放大。

因為城市形象標識隻有得到普遍認同才有生命力,而麵向社會的公開征集活動,既是廣泛地依靠全社會力量來為城市形象標識出謀劃策,也是讓大家對我們的城市有新的認識和認同感。而一個好的城市形象標識,隻有得到普遍的認同之後,才能賦予其本身價值之外的附加值,才會具有生命力。有的城市的做法是,社會公開征集與專家團隊結合產生。即社會征集萬一沒有理想作品入選,還可以在入圍的作品中選擇有修改價值的作品請知名專家團隊進行提煉拓展,最終產生符合要求的城市形象標識作品。

2012年9月,寧波市在前幾年成功征集“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形象口號之後,又一次開展了麵向社會公開征集城市形象標識的活動,在分析了其他先行城市做法優劣得失之後,經過精心策劃,方法步驟到位,再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參與和極大關注,共征集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有效應征作品5356件。從征集到的作品數量看,還是非常成功的。為評選和推出寧波城市形象標識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同時,活動受到海內外相關設計人士和全國各地設計愛好者以及市民群眾的廣泛響應和參與,在征集活動過程中,也充分宣傳了寧波城市形象,達到了傳播城市,擴大城市影響力的良好效果。作為城市形象對外宣傳大型活動的一次重要實踐,其做法也是具有創新探索色彩和可圈點值得總結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