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當一回孝子(1 / 2)

易言聞言渾身一顫,抬起頭迎向王小野堅定的目光。

王小野上前拍了拍易言的肩膀,忽然粲然一笑,兩隻眼睛隻剩下一條縫,道:“小言,放心好了,哥說過的話,什麼時候讓你失望過?”

易言通紅的雙眼中閃過一絲波動。是啊,從兩人認識開始,王小野就是這樣的人啊,言出必諾!

他張了張嘴,發出有些嘶啞的聲音道:“怎麼找?”

王小野像是已經完全放下了包袱,輕鬆地對易言道:“很多事情我沒有跟你說過,因為我覺得那不是我的人生,我不願意接受從一生下來就注定的命運。所以我很努力的學習,想要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生命軌跡。我做到了,考上了人人稱羨的京都大學。”

說著,王小野笑容燦爛,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齒:“不過我現在想明白了,無論是大學時候的胡鬧,還是現在我們麵臨的情況,都在告訴我,有些時候,我們奮鬥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其實就是最初抗拒的。”

易言不知道王小野具體說的是什麼,但卻也知道,王小野這些年來,從未跟自己提過家裏的事情,恐怕就是源自於他的抗拒心理。

他也不知道王小野家裏究竟有怎樣的背景,但他知道王小野內心渴望著不受約束的自由。

易言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王小野卻笑著把食指豎在了嘴邊,撥通了電話。

電話那頭,在一個寬敞的書房裏,燈依然亮著,一臉刻板嚴肅的王忻城正身穿白色的厚棉布襯衣,身上搭著一件黑色的外套,正伏案看著什麼。

似乎是眼睛有些酸澀,他閉上了眼睛,伸出右手在兩側的太陽穴上輕輕揉按著。

忽然手邊的電話響了。

他微微皺眉,現在已經將近十二點了,他身邊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正是他喜歡集中精力工作的時間。而且知道這個電話的人並不多,究竟會是誰在這麼晚的時候打來電話呢?

他按下了免提鍵。

“老王,我想明白了。”電話接通,傳來了王小野一副輕鬆的語氣。

王忻城忽然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雙眼忽然睜開了,一雙跟王小野一樣狹長細小的眼睛閃爍著喜悅的光芒。

江湖,是一個被現代人說濫的詞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時間,仿佛所有人都身處江湖之中,都是江湖兒女。

這其中,武俠情結自然是一個重要方麵,幻想著自己能像古代俠客一般,仗劍雲遊,平天下不平之事,殺天下該殺之人。這樣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而更多的人,卻是將江湖之意無限延伸罷了,認為自己所處的正個世界,就是一個大江湖。

這樣的理解固然有道理,因為無論什麼地方,都逃不開功名利祿四個字,隻是所采用的手段不同罷了。

更有人認為,認為江湖就是混黑道,是脫離了法律束縛的另一個社會秩序。

但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恪守著故老相傳的守則,混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卻對江湖有著另外的理解。

舊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集體行騙,手段多樣,有人把風、探風、放風、販風、護風,有組織有紀律,而且來去如風,叫做“風”門,也稱作“蜂”。

還有一群人,他們單槍匹馬,裝扮成不同身份的人,到各處敲詐錢財,像麻雀一樣隨處可見,因此稱作“麻”門,也稱作“馬”。

另有一群人,她們容顏秀美,婀娜多姿,混跡在眾多男人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稱作“燕”門,也稱作“顏”。

另一群人,他們卻專做大生意,買官缺撈錢,計劃詳細周密,稱作“雀”門,也稱作“缺”。

這便是古時候江湖的四大門。

在這之外,還有“金”、“皮”、“彩”、“掛”、“平”、“團”、“調”、“柳”八小門,更是囊括了算卦、相麵、測字、看風水的先生,賣藥的江湖郎中,變戲法的藝人,表演武術和練把式的武師,倒賣鴉片的,以及說書的,說相聲的,唱曲兒的等等門類,幾乎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接觸到,似乎並沒有那麼神秘。

“行行有門,門門有道”。江湖藝人的技藝,也有“腥的”(假的)、“尖的”(真的),江湖人的謀生規律是:“腥加尖,最賺錢。”

但無論是四大門還是八小門,其中最重要的傳承,除了“藝”之外,便是所謂的“春點”,也就是一套獨立於日常語言之外的密語,這才是他們真正有別於普通人,自成一方世界的根基。

江湖中人說“能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寧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便是說的這個意思。

江湖自古而存在,曆經中央集權的帝王時代,不斷成熟和完善。隻是因其畢竟大多為旁門左道,以騙人錢財為要務,許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在民國之後,隨著新思想的湧入,漸漸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