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近儒哈哈一笑道:“元帥謬讚了,老生怎敢和諸葛孔明相提並論?不過老生確實願意落得一身清閑。”
兩人相顧開懷大笑。
在整個戚家軍中,戚繼光對郭近儒最為敬重,遇事多與他商量。不僅是因為戚繼光佩服郭近儒的才識,更是因為欽佩郭近儒的高風亮節。當今皇上朱厚熜聞聽郭近儒之名,曾數次請郭近儒出山,欲拜為國師,但均被郭近儒婉言拒絕。郭近儒早看透了朝廷的昏暗和腐敗,明白當年劉伯溫急流勇退的智慧,是故死活不肯入朝為官,朱厚熜隻得作罷。而這樣的一個人物,卻甘心在戚家軍帳下做一個幕僚,不為榮華富貴,隻為天下安定,實在是難能可貴。
沈在離開帥營後沒有去找虞景川,因為此時的他都是心亂如麻,又如何去勸慰虞景川?
回到軍帳後,沈在卸下盔甲,坐在火爐旁,拔出青虹劍怔怔地看著。
火苗映在劍刃上無聲地搖曳著。沈在歎了一口氣,將劍入鞘。
沈在闖蕩江湖的時候殺過不少的惡霸和悍匪,如今投戚家軍麾下也斬殺過不少的敵人。以前他殺死那些惡霸和悍匪時,他從來沒有動搖過。因為這是在替天行道,為那些被欺壓和被殘殺的人們討回公道。但是如今,那些在戰場上不相識的敵人都是無惡不作的惡人嗎?他們都該被清除幹淨嗎?如果不清除這些‘倭寇’,又何如還太平於天下蒼生?
沈在不禁迷茫起來。如今的事情遠沒有他快意江湖時的那樣簡單。
“或許我根本就適合闖蕩江湖吧,做一個無憂無慮的浪子,想一些簡單的事情。”沈在苦笑著自言自語道。接著,又無限柔情地說道:“還有,和依依相伴一生,一起浪跡天涯。”想到這裏,辭去軍務的念頭不由得萌生,一時間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時李請閑走了進來,拱手道:“戚元帥那邊押過來二十八名俘虜,說是交給沈將軍處置。”
沈在從深思中醒來,道:“都帶到軍營外麵的草地上吧,我一會過去。”
李請閑領命而去。
沈在尋思該如何處置這些倭寇:關押著要供飲食還要調撥人手看管,放了他們又是放虎歸山,把他們編入行伍無異引狼入室,殺了他們似乎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沈在疲憊地按了按太陽穴,開始明白戚繼光的處境了。
等沈在走出軍營來到外麵那片草地時,李請閑正帶著三十幾個士兵押著那二十八個俘虜。那些俘虜都被反綁著,低著頭跪在地上。李請閑拿著皮鞭在他們間來回巡走,皮鞭不是落在他們身上:“老實點,頭低下——你,往後點......”。見到沈在後,李請閑恭敬地退到一邊。
沈在對著這些俘虜厲聲道:“都抬起頭來!”
大部分俘虜都乖乖地抬起了頭看著沈在,個別仍舊低著頭不加理睬。李請閑一示意,後麵的士兵用膝蓋抵在那些不聽命俘虜的背後,雙手拉扯著他們的頭發逼他們昂起臉來。
沈在緩緩從他們麵前走過,端詳著每一個俘虜臉色的神情——有膽怯的,有憤怒的,有挑釁的,有懇求的,有淡定的......幾乎成了臉譜長廊了。
沈在邊走邊朗聲說道:“你們中有以殺人為樂的,也有迫於生計的。今天,本將軍都給你們一次機會放你們走。但是,記住,天作孽,尤可恕,人作孽,不可活。本將軍會記住你們每一個人,再敢侵犯我大明國境騷擾我大明國民,本將軍將親手將你們正法。回去吧!回到你們的國家,告訴你們的族人,告訴他們,我們的仁慈,所以才讓你們活下去;告訴他們,我們的強大,如果膽敢來犯,在這裏他們得到的隻有死亡和毀滅!”轉過頭又對李請閑說道:“給他們鬆綁,放他們走!”
李請閑和眾士兵都愣住了,連那些本來以為難逃一死的俘虜也楞住了。
李請閑遲疑了一會,馬上下令道:“鬆綁,放他們走!”那些士兵回過神來,給那些俘虜鬆綁。那些俘虜終於相信是真的放他們走了,不少俘虜向沈在鞠了一躬後逃也似的跑開了。
沈在看著那些俘虜沒命地往遠處的樹林狂奔而去,心裏七上八下。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還是錯的,等他轉身準備離開時,卻發現還有一個俘虜沒離開---正是那天被沈在救下的那個年輕俘虜。此時他正鞠著身子,膽怯地看著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