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戚家軍打掃戰場,各部報告戚家軍折損三百四十六人,傷者達一百多人,殲滅來犯倭寇一千二百餘人。
戚繼光令將陣亡將士好生安葬,請郭近儒擬奏上書朝廷奏請戶部對家屬撫恤;另命軍中醫匠及時救治傷者。對於倭寇屍首,戚繼光令及早掩埋以免疫變。
待眾人領命打掃完戰場,東方旭日早已高升,戚繼光令全軍拔營拆寨向蔡丕嶺挺進。
戚家軍行至蔡丕嶺山腳一裏處停軍列陣待命。隻見旌旗規整,士卒排列井然有序,長槍如林,彎刀如草好不壯哉!
戚繼光與郭近儒領眾將軍策馬走出軍來到山腳前,王鐸領數十個親衛兵隨後護衛。
戚繼光將右掌置額前觀望山嶺之上的倭寨,但見崎嶇的小道蜿蜒而上至二百來仞高倭寨,倭寨寨門緊閉,四周的柵欄有碗粗的柵欄兩丈來高,隱隱可見密密麻麻的哨崗上站滿手握鐵炮(火繩槍)或弓箭的倭寇;寨前一排排七尺來高用手腕粗的木杆紮成的木排樹立,木排後麵隱隱有人影。戚繼光明白,這些木排後麵躲著凶悍強橫的倭寇,木排用以擋住彈丸和弓箭,躲後麵的倭寇則是阻擊攻近的戚家軍破寨。再一看,木排前置許多滾木巨石,用繩子栓住。如戚家軍發動進攻,首先會遭受山上翻滾飛來的滾木巨石,狹窄的小道士兵根本無從躲避。另外,倭寇所使用的火繩槍射程要比戚家軍使用的火銃要遠很多;即使衝到寨前,麵對善使倭刀砍殺的倭寇,明軍往往是十人尚不敵倭寇一人,即使是戚家軍,戚繼光也不敢草率與之散兵野戰,而往作戰均令士兵組成鴛鴦陣對付。而現在,戚家軍根本無法組陣在狹窄陡峭的小道上仰攻,若想攻至寨前組陣的話也不太可能,相信敵人早有準備不會讓戚家軍順利組陣。
戚繼光一臉的峻漠,對眾人說道:“我們回軍帳議事吧!”
回到軍帳後,戚繼光坐上首帥椅上,而軍師郭近儒則立於他右側,王鐸則立他左側。眾將軍麵對戚繼光則分五列聚於前。
戚繼光看著眾將軍道:“諸將軍方才都隨本帥看過倭寇巢寨了,現在本帥想聽聽各位將軍有何破敵良策?”
站在右首列首位的張遠彪拱手道:“稟元帥,昨夜倭賊折損千餘人,現在元氣大傷,我等應當乘此良機攻營拔寨,一舉滅此倭賊以絕後患。末將願領所部弟兄當先鋒,備效前驅!”張遠彪一向打仗身前士卒,勇冠三軍,一把闊背雁翎刀殺死倭寇難以計算。由於長年的仇恨積壓在心頭,憋得他額露青筋麵色赤紅,正值壯年的他看起來比他實際年齡要老熟得多。
戚繼光滿意地看著張遠彪,目露欣賞之色。張遠彪所領遊擊軍驍勇無比,無數次將倭寇機動襲擊部隊阻擋消滅,也多次襲擊倭陣斬倭首頭顱於亂軍之中,軍中同僚讚其部為“虎賁營”,是戚繼光可以放心使其和倭寇單兵肉搏的部隊。
右二列首位的陸子錚拱手道:“末將不敢苟同張將軍之見。末將適才隨元帥觀看倭賊巢寨,末將以為,此處倭首精通兵法,尤其善於防守。況且在崎嶇小道上仰攻,我軍根本無從躲避飛石流彈,加上倭賊強悍,強攻我軍不免損失慘重。”
戚繼光聞言與郭近儒對視一眼,兩人均目露讚許之色。陸子錚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為人恪信守義,智勇兼備,是戚繼光破格提拔為數不多的年輕將領之一。
張遠彪聞言卻是麵露怒色,冷冷道:“陸將軍何必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昨夜我軍方大敗敵軍,足見敵酋無謀少算!此處雖是險阻,可我‘虎賁營’再難得仗也打過!不經生死如何滅賊?!再說某做先鋒尚且不懼,陸將軍何懼之有?”
據中列首位的老將張固安見張遠彪言語苛刻但諒及他全家遭倭寇殘害與倭寇仇不共戴天,怕兩人言語損了彼此和氣忙說道:“張將軍此言差矣,據報此股倭賊多達三千餘人,昨夜倭賊夜襲並未傾巢出動,可見其隻是試探我軍實力而已,也可見其倭酋絕不是寡謀之輩。再說此寨山高路窘,倭賊又早已設下重重機關,硬攻隻會令我軍死傷慘重。如今我大明沿海處處倭賊橫行有如入無人之境,百姓如置身水火。除我軍及俞元帥(俞大猷)軍能破剿倭賊外,各州縣府兵團練一遇倭寇即潰散。如我軍元氣大傷俞元帥獨木焉能支耶?此外陸將軍同我等征伐倭賊多年,有哪一仗不是舍生忘死以命相搏?陸將軍這麼說是心係我軍兄弟的性命安危和顧念與將軍的袍澤之誼啊!”張固安是眾位將軍中年紀最大的一位,身經百戰,遇事四平八穩,白胡飄飄大有名將風範,在軍中德高望重,眾人皆稱其為“老漢升”(三國黃忠字漢升)。
張遠彪聞言麵露愧色,不再言語。
站在張遠彪右側的虞景川發話了:“既然不能強攻,我等不如開山鋪路,將佛郎機大炮運至此處。有了佛郎機大炮的相助,我等必能一舉克敵!”虞景川和陸子錚一樣是戚繼光破格提拔的年輕將軍,在諸位參將以上的將軍中兩人年紀最小,陸子錚時年二十三,而虞景川則比陸子錚還小上兩歲。不過兩人的性情卻是大不相同:陸子錚喜四書五經,愛佛儒之學,精文韜武略,為人沉穩溫祥;而虞景川則偏愛西洋之說,好舶來之物,為人豪氣幹雲,喜與人往來暢談。就連外形也頗為迥異,兩人雖均為軍中美男子,但和相貌英俊偉岸的陸子錚不同的是,虞景川卻是俊美非常,連貌美女子見之也覺自歎弗如,因其作戰時戴密封遮臉的西洋鋼盔,所以頭發披散至胸不結眾人的朝天發髻,更讓不識者以為是女子。然虞景川作戰卻如猛虎凶禽,所率領的騎兵衝鋒有若離弦之箭勢不可擋,眾人皆驚服其勇武,戚繼光大為讚賞,稱虞景川騎軍部隊為“發機突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