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護城牆上,明軍兵士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地戒備森嚴,城門的守城軍官更是百無一漏地盤查進出的人群。
這幾年來,不少倭寇成群結隊冒充商販來到大明沿岸的城鎮有要求進城,趁守備軍士疏於戒備時襲擊並殺死守城士兵,入城大肆掠奪燒殺,**婦女。被倭寇搶劫過後的城鎮往往是造成州府死屍遍布,哀嚎不絕於耳。
漳浦城近年亦是不時有倭寇侵襲騷擾,雖然經官兵攔阻但倭寇仍數次入城燒殺擄掠,守城軍士傷亡也非常之大。於是一年前知州趙奉義奏請朝廷派軍剿寇。然而,當時浙江倭寇肆虐猖狂,東北韃靼蒙古人及女真人也頻繁縱馬南下掠奪人口和財物,朝廷根本無餘力應援。趙奉義隻好令漳浦守備加強戒備,訓養團練以防倭寇,但是收效式微。如今,聞名神州大地的戚家軍進駐漳浦城將圍剿倭寇,令知州趙奉義和知縣郭同心裏樂開了花。除了接風洗塵,將此地倭寇的猖獗和危害添油加醋地訴苦了一番,懇請戚繼光剿滅倭寇以救黎民於水火,揚我大明神威之類話語大說一通。
此時的漳浦城樓瞭望台上,一位身穿紫色罩甲,頭戴鳳翅高翎盔,腳踩虎頭短靿靴,留著八字髭的中年將軍在望著城外群巒疊嶂的青山,身上的紅色蟒袍和玉勾腰帶說明他身居高位。此人正是大明朝薊州總兵、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戚繼光。隻見此時他左手捉腰間佩刀,右手扶城垛上,看著遠處群山似乎有焦慮之色。
“元帥可是在憂心沈在之事?”一儒生打扮的五旬男子走到戚繼光身後說道。此人是戚家軍軍師郭近儒。郭近儒才學淵博,多有奇謀,又對江湖之事知之甚祥,戚繼光遇事常詢問他,而郭近儒也往往有讓眾將折服的方略。據說,郭近儒的曾祖父郭堂救過大明國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軍師劉伯溫,劉伯溫贈郭堂奇書一本以謝救命之恩。然而那本書字句間晦澀難懂,郭堂及其後輩無人能參悟。後來這本書一直傳到到了郭近儒的手上。郭近儒自小聰慧過人,成年後更是博覽眾書,才識無人能出其左右。據說在他二十歲時,他在書房閉門整整三年足不出戶研讀那本奇書,等他走出家門麵見外人時兩鬢已經斑白。
“嗯,已經是第四天了,仍不見沈在回來,本帥擔心他隻怕是遇到了不測。”戚繼光仍看著遠山緩緩地答道。
郭近儒亦走到城垛前看著前方,心情沉重地說:“沈在武功了得,而且膽大心細,以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都能如期完成了,從不會拖延。如今,四天不見歸來也沒有他的音信,老生也甚是擔憂。”
戚繼光輕歎一聲道:“沈在是萬裏挑一的人才,若真有什麼意外,實在是我大明之不幸。”
郭近儒深以為然:“沈在確實是我軍中一柱。但是事已至此,我等隻有另做打算。”
戚繼光看著他一向倚重的軍師說道:“先生,依你之見我等下一步該如何打算?”
郭近儒摸著他的及頸髯須緩緩說道:“蔡丕嶺易守難攻,此地又常年多雨致使土質鬆軟,佛郎機火炮定然難以隨軍而行。倭寇凶悍,且多是在倭國久經惡戰逃竄到我朝的流匪,強攻倭寇營寨勝算難料,縱然攻下了,隻怕元帥多年苦心訓練起來的士卒也折損大半。現今我大明沿海區域處處告急,北方也狼煙四起,我等斷不可在此地久擱。用兵貴在速不在久,我等不若去探探敵方虛實,設計誘出老巢一舉殲滅之。”
戚繼光沉思片刻,轉身道:“傳我令,明日辰時造飯,巳時全軍帳前集合待命!”一傳令兵領命後快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