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為【黨中央決定組建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點讚(2 / 3)

第三,這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從我國古代看,凡屬盛世都是法製相對健全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法家主張“以法而治”,偏在雍州的秦國踐而行之,商鞅“立木建信”,強調“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國迅速躋身強國之列,最終促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漢高祖劉邦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為其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漢武帝時形成的漢律60篇,兩漢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為治國之重,一部《貞觀律》成就了“貞觀之治”;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唐律疏議》,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從世界曆史看,國家強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3000多年前,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即位後,統一全國法令,製定人類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漢謨拉比法典》,並將法典條文刻於石柱,由此推動古巴比倫王國進入上古兩河流域的全盛時代。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3次征服世界,第一次靠武力,第二次靠宗教,第三次靠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滅亡而消亡,宗教隨民眾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近代以後,我國仁人誌士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自戊戌變法和清末修律起,中國人一直在呼籲法製,但在當時的曆史條件和政治條件下,僅僅靠法製是不能改變舊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悲慘命運的。我們黨執政60多年來,雖曆經坎坷但對法治矢誌不渝,從“五四憲法”到前不久新修訂的憲法;從“社會主義法製”到“社會主義法治”;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們黨越來越深刻認識到,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治。

總之,無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全麵依法治國既是重要內容,又是重要保障。我們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就是要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我多次強調,在“四個全麵”中,全麵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二、堅持以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全麵依法治國作出一係列重大決策、提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我們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完善立法體製,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日趨完善。我們堅持依憲治國,與時俱進修改憲法,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製度,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麵加強。我們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負麵清單、責任清單,規範行政權力,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廢止勞教製度,推進司法責任製、員額製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依法糾正一批重大冤假錯案件,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顯著提高。我們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製,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我們推進法治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法律服務隊伍,加強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我們堅持依法執政,加強黨內法規製度建設,推進國家監察體製改革,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全麵從嚴治黨成效卓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一係列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了全麵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10方麵。

一是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全麵依法治國決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必須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領導全麵依法治國的製度和工作機製,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誌、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麵依法治國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