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訪恭王 郭敏(3 / 3)

“其實我都明白。是我自己的選擇,談不上委不委屈。”恭王深吸一口氣,“我會照你的安排去做,放心吧。”

柳上安然一笑,揭過了這個話題:“陛下的旨意,是由殿下自己選擇輔審的三司官員嗎?”

恭王點點頭。

“殿下定好人選沒有?”

“請先生指教吧。”恭王很幹脆地道。

柳上從懷中摸出一頁對折好的紙來,遞到恭王的手上。夏浩辰打開細細看了半日,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幾個人選,殿下覺得如何?”柳上候他靜靜想了一陣,方緩緩問道。

“很好。”恭王簡潔地評價道。

“這些人,殿下值得大力深交。”柳上笑了一聲,“不過他們將來,卻絕不會是殿下的羽翼。”

聽他這樣說,恭王並沒有驚奇的表情,反而頷首讚同,顯然早已領會到了柳上言中深意。

“謀士,殿下有我就夠了,軍方更是勿庸費心,宮裏有華碩公主,她不太惹人注意,反而是個強助。至於朝中……我認為殿下不需要羽翼,因為越早有羽翼,就會越早被臨王和晉王忌憚,殿下所需要的,隻是純臣而已。”柳上語調低沉,卻字字清晰,“純臣越多,權謀就越少,殿下也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守住真性情。何況與這些人相交,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的。”

“可是這些人……都很難上位……”

“在臨王和晉王那裏的確如此,我希望殿下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況。這些人不缺才幹,也不缺智謀,他們隻缺機會。依他們的品性,將來雖不願黨附,但卻會感念知遇之恩。殿下隻需要與他們真誠相交就行了,如果想算計他們什麼,讓我來做。”

“你……”恭王怔怔地看了他半晌,“你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

柳上淡淡一笑,“這原是謀士的本分。若讓殿下親自去翻弄事非,我還不放心呢。”

“我明白了……”

“方闕戶部侍郎,戶部掌管國庫錢糧,本就關係國計民生。可惜現在已被趙啟攪成一個大染缸了。能真心實意關心考察物價走向,紮紮實實做事的人,竟隻有他一個了。若非他是華莞郡主之子,出身高貴,隻怕也早就被排擠出去了。”柳上感慨道。

恭王深深看他一眼,“趙啟和關豢卷進那樣的命案裏,尚書隻怕做不了幾天了,你是不是有什麼打算?兵部空缺先生的人選是?”

“兵部由段溪來頂替,殿下覺得呢?”

“這……段溪方闕雖然現在都是三品侍郎,再升一級領任尚書也不是不可能,但他們即不是臨王的人,也不是晉王的人,你想推他上位,做得到嗎?”

“就是因為他們兩邊都不靠,這個機會才能落到他們的頭上。”柳上的笑容很是篤定,“當然現在尚有很多事情要做,不過把握也有幾分。晉王多少年才等到這個機會,一定會瘋狂阻止臨王重新推舉自己的人上去。而臨王這邊也一樣,關豢和趙啟倒了已是莫大的損失,若是讓晉王趁機上位豈不損失更大?兩人互不相讓,自然漁翁得利。”

“是啊,情勢如此,還有你推波助瀾,段溪方闕實在有幸。”恭王仰首笑了一聲,“不過先生也確是神鬼手段,不愧冷麵才子之名。”

柳上麵上泛起一絲苦澀,垂目不答。才氣麼?誰又真的比別人都強,隻不過這些年殫精竭慮,隻想著這一件事,自然就會周全許多。

“不過方闕他們二人也確是一股清流,推他二人上位,實我所願。”恭王凝目過來,拱手為禮,“先生靛念,我也領情。”

柳上欠身還禮,又道:“方闕段溪隻是第一步,再過些日子,吏部和刑部都會出缺,我看重的人,全在給殿下的名單上。還請殿下借著同審一案的機會,一來相交,二來品察,還要給他們機會多立功勞,讓皇上對他們也留下好印象。這些都聰明人,殿下是不是有意分功提拔,不用明說他們也會心知肚明。”

“方闕二人的機會已是難得,怎麼吏部和刑部也會出缺?”恭王剛問了一句,突然想起戶部尚書趙啟和兵部尚書關豢倒台的根源就在於這位陸韶卿跟晉王逛個街碰到的,腦中立即明白了過來。

“短時間內還不會出事,殿下靜下心先辦侵地案的差事吧。”柳上眸中微露厲辣之色,“等過了春圍狩獵後,我在請尹元飛和雲慶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