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初到景德鎮
剛下飛機還沒來得及休息,鄧老和家豪就被賈老拉著去吃飯了,飯間林躍見到了賈老的徒弟章輝明,三十多歲的中年人,長得很精明,和賈老一樣都屬於矮小精明的人,尤其是一雙眼睛給人一種透亮的感覺。據說他是近十年才被賈老看上的。
飯間,鄧老和賈老談起當年的交情家豪才知道,賈老原名賈維耿,五十年前就和鄧老認識了。兩人在景德鎮一起呆了三年學會了製瓷的東西,這三年的吃苦受罪讓兩人結下了長久的友誼。對於以前學鑒定瓷器必先學習如何製瓷這一點家豪深以為然,如果連瓷器怎麼燒製的,談什麼鑒定。
這次鄧老帶家豪來景德鎮就是為了這個,不一定讓家豪學會如何製瓷,但是一定要知道製瓷的程序和一些相關的知識,同時學習一下瓷器如何造假的,哪個地方容易造假。
兩位老人在一旁快意的聊著,家豪和章輝明也聊了起來,他發現章輝明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好像每一個搞古玩的如果不是搞學術的都很健談,這都是和賣貨的人討價還價練出來的。
這頓飯一直吃了三個小時才盡興。鄧老和賈維耿喝醉了,家豪和章輝明隻能無奈的將兩個人送回房間。將自己的師傅扶上床後,家豪決定出去轉轉,以後就沒時間轉轉了,正好趁這個時間轉轉。
景德鎮已經很現代了,完全沒有了古代的那種氣息,家庭用具除了碗、碟、盤之後其他很多都已經用玻璃代替了,所以瓷器大為縮水,精品瓷器更是難有市場,所以瓷器發展到現在處在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無法突破隻能追憶往日榮光。
到晚上酒店家豪才回來,下午他想去景德鎮曆史博物館結果人家最近整修不接客,所以隻能在其他的地方轉轉。
回到房間,林躍給文婷打了個電話報了聲平安,然後就躺在床上休息了。突然想死好像還有什麼事沒幹,對了,給外星探測儀充電,然後一想,根本就沒帶,自從上次給家豪改造眼睛之後就進入了係統休眠狀態了,家豪就把探測儀丟在家裏,慢慢補充能量了。既然沒帶那就睡覺了,不一會,家豪又變成了一個小道童。。。
第二天,家豪早早的起來,經過一晚上的休息,昨天晚上的疲憊也消失了打扮,家豪此時精神狀態無比的好。
和鄧老吃過早飯後,鄧老、家豪還有賈維耿和他徒弟章輝明四人一行前往昨天家豪沒有進入的博物館。去博物館是景德鎮方麵安排的,但卻是鄧老要求的,因為他們來的有些早了,其他人還沒到來,本來安排的是一起去,但鄧老為了照顧家豪,趁機讓家豪多學一些知識就主動要求的。
賈維耿也很久沒來景德鎮了,所以也打算去參觀一下。有賈維耿的地方自然有章輝明。
來到博物館,早早的就有人在等他們了,鄧老謝絕了工作人員帶領他們參觀的請求,自己帶著家豪一行參觀了起來。
景德鎮博物館裏不僅有精美的瓷器,還有古代製瓷工人的工具,還有那些燒製瓷器過程的筆畫,和相關神話傳說。
雖然都是和瓷器有關比較單一,但是家豪卻能感覺到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
瓷器起源於陶器,因為有了瓷石才演變成了陶器,而陶器在原始社會就存在了,如此追溯起來,瓷器的曆史幾乎伴著中華人的曆史。
和瓷器的年代相比,家豪感覺自己二十三歲的年齡簡直不值得一提。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怪不得古人會發出如此的感慨。在曆史的厚重麵前,人類確實太渺小了。
家豪暗自感歎一句,望著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心中同時對於那些一生奉獻給製瓷事業的人產生了深深的敬佩。
家豪沒有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雖然隔著防盜玻璃,家豪還是研究起博物館裏的瓷器來,能在博物館存放的瓷器而且還是在景德鎮這個瓷都的博物館放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雖然不全是真品,但是就是仿品也是充滿了曆史價值,尤其哪件是真的,哪件是仿的上麵還有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