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牡丹紋盤口瓶(3 / 3)

眼下這件瓷器既然不對,是仿品,而且是高仿,那不是“朱仿”又是什麼了,其他一般的高仿難道憑他們那麼多專家還看不出絲毫名堂來嗎。

家豪鄭重其辭地回答道:“不是‘朱仿’。”

“那這件瓷器是怎麼樣的一件仿品?”鄭老詫異道。

聽到他那果斷的回答,鄭冠中他們都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他,這是他們萬萬也沒有想到的事情,原來事情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而是有其他的情況。

家豪一五一十地說道:“師傅,你應該還記得我們那次去京城博物館參觀展覽的事情吧?那次不是展出了一件國寶級別的瓷器嗎?是一隻價值連城的梅瓶。但可惜,後來經鑒定,東西不是真正的明代禦用梅瓶,而隻是一件高仿,不過那種高仿和‘朱仿’沒有多大的關係。”

“哦,我記起來了!”鄭老恍然大悟道,“小姚,你的意思是說這件贗品粉彩瓷不是‘朱仿’,而是‘明仿’,對不對?”

家豪點頭應答道:“對,就是那種‘明仿’,出自‘福明軒’的。所以剛才我不是說了嗎?這件瓷器雖然是仿品,但不同尋常,是高仿中的珍品!你們肯定也知道,‘福明軒’是清朝晚期的一支瓷器作坊,他們做出來的瓷器jīng美絕倫,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亂真。‘朱仿’也有同樣的效果,但是情況大大不同,‘明仿’屬於舊仿,現在這門手藝想必已經失傳了,出現的應該都是1rì仿,沒有新作,而不像‘朱仿’,‘朱仿’也起源於清朝末年,但是至今一直存在,手藝好像越來越jīng巧了,這從出現的很多件新仿品瓷器上就看得出來了。何先生,你這件瓷器雖然是仿品,但也算得上是一件老古董了,擁有很大的收藏價值!”

“哦,是嗎?”老何反問道,此時此刻,他麵如土sè,滿臉頹喪之氣。

“家豪,你到底是怎麼看出來的?如果是‘福明軒’的作品,那它仿造的粉彩瓷由於跟乾隆時期的真品瓷年代相差不遠,非常難以區分的吧?”鄭冠中大惑不解地疑問道。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們那麼多專家對那件瓷器做過了鑒定,其中還不乏鄭老和鄧老那樣的大師,可都沒看出絲毫問題來,均認為東西是貨真價實的乾隆粉彩瓷,像這麼大一件jīng品粉彩瓷,價值起碼上千萬,可現在經家豪這麼一說,東西的價值頓時一落千丈,萬萬不可與真品粉彩瓷媲美的了。

家豪鑒定瓷器的真實水平鄭冠中他們並沒有親眼見識過,隻是從報紙上看到以及聽別人說起的,這下他們才隱隱感覺到,對方年紀輕輕,但確實深藏不露,有那種大拿的風範。

正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家豪又怎麼會那麼肯定,xìng子再狂妄的人,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在自己師傅麵前大放厥詞。

此刻鄭冠中和老何已經基本上認定那件瓷器是贗品了,但是他們隻想得到答案,看家豪究競如何證明東西的本來麵目。

隻聽家豪說道:“你們也看出來了,這件瓷器無論是器型,還是釉sè,乃至紋飾,都和真品一模一樣,毫無二致,如果光從這外部表現去看的話,那是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的。”

“那總得有個原因吧?”老何驚疑道,“姚老弟,不瞞你說,像這樣一件瓷器,我們故宮博物館有一模一樣的一件,那也是一件粉彩牡丹紋盤口瓶,是一件國寶,也就是因為我淘到了一件一模一樣的瓷器才有所顧慮的,沒想到真驗證了我之前不好的想法,隻是沒想到這是‘明仿’,而不是‘朱仿’。”

家豪一本正經地說道:“高仿一般都會留下缺漏的。比如之前我認出的那幾件博陵第元青花,上麵都留有‘朱仿’的暗號了,比較好認。”

老何皺緊眉頭說道:“這個我們之前也有考慮過的,所以我們在檢查的時候,用放大鏡仔仔細細看了,表麵上幾乎每一個部位都看了好幾遍,可是什麼也沒有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漏!姚老弟,這又怎麼說?”

家豪淡然一笑,搖搖頭說道:“何先生,缺漏肯定存在的,既然沒有留在表麵上,那就是留在瓷器內壁了,這個情況其實是高仿最常見的一個做暗號的方式,先前我們就看到好幾件瓷器的漏存在瓷器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