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送給國家博物館(2 / 2)

“鄭老,有辦法確定這塊墨的具體情況嗎?不知道是不是李墨。”家豪問道,如果 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那塊古墨在他手裏就如同凡品,很難受人關注,畢竟他自己能 確定墨的年代並不能讓別人信服,隻有別人也能鑒別出墨的具體年代那才能體現出 東西的真正價值所在。

鄭老回答道:“光看這塊墨的品相,我隻能斷定它是一塊年代很老的墨,起碼有 五百年了吧,但至於它是哪種墨品,是不是墨中絕品李墨,那就不好說了。你們都 知道,李墨不同於明清時期的一些墨品,上麵沒有明顯的標誌來證明它的來曆,一 般的墨品是看款識,看它的造型等。

“而這塊墨,這麼看上去它就隻是一塊老墨,香氣沉樸的古墨!所以,就我而 言,因為我不是鑒墨專家,我很難判斷出這一點來。不過,小姚,你不用著急,東 西肯定是好東西,我會給你找相關的專家來做鑒定,別人應該能看出些名堂來吧。 ”

家豪點點頭道:“嗯,我知道,不著急。那問一下,你知道哪家博物館或者哪位 收藏家手中有李墨麼?”

“台北故宮博物館有一款,據說是真品,但我還沒去看過呢,具體情況不是很清 楚。”鄭老說道。

“這樣啊?”家豪輕輕地點了一下頭,眼神若有所思,對此他心裏麵有些犯愁了, 由於大家對真正的李墨接觸得太少,所以沒有一個標準去鑒定什麼,不過這不全是 壞事,換個角度想卻是大大的好事,物以稀為貴,如果自己手上這塊墨真的是李 墨,那就無比珍貴了。

鄭老說道:“據我對李墨的了解,這塊墨基本特征還是很符合的,正所謂‘豐肌膩 理,光澤如漆’,觸摸上去又堅硬如翡翠玉,就算不是真品,那也極有可能是後代人 的仿品,因為那時李墨非常出名,‘黃金易得,李墨難求’成為佳話,於是紛紛效 仿,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很多名仿,但李墨工藝繁複,是複製不出的,仿得再好也沒 有那個味道了,可盡管如此,距離李墨年代較近的仿品還是不錯的,值得收藏。”

“哎,這麼說還是確定不了啊。”家豪輕輕地歎口氣道,有所遺憾。

正在這時,一直站在旁邊豎耳傾聽他們交談的林海濤突然“咦”的一聲說道:“外 公,姚哥,我們不能從外形上肯定這是一塊李墨,那是不是可以從其他方麵入手 呢?”

“怎麼說?”家豪轉過頭來注視著林海濤,對他這個突如其來的提議好似很感興 趣。

林海濤建議道:“鑒定一塊墨,一般的辦法無非是看sè,聞味,辨形,再看款識 紋飾等,這綜合起來是一個辦法,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啊,那就是最原始的法子,磨 一點墨試一試墨質。傳說中的李墨不是‘一點如漆,萬載存真’麼?墨出來的墨汁絕 對不一般吧?如果書寫效果達到那個程度,那就應該能肯定這就是一塊真品李墨 了!”

“哎,是啊!”家豪毫不猶豫地點頭讚同道,“海濤這個辦法不錯!不妨一試!”

他從那塊古墨上學到了jīng湛的磨墨技術,從那上麵磨一點墨下來對於他來說是 輕而易舉的事情。

鄭老卻笑嗬嗬地搖了搖頭道:“這個辦法不是說不可以,但有一定的風險啊。小 姚,難道你舍得拿一塊可能是孤品李墨的古墨來磨墨汁嗎?但凡有一點點損耗那也 很讓人心疼的!”

家豪想了想道:“可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了。鄭老,我是這麼想 的,反正這塊墨古人使用過了,很多地方都有磨損的痕跡,我們再磨一點點也無傷 大雅。”

如果真是“天下第一品”李墨,那家豪哪裏舍得轉讓出去,這麼好的東西自然要好 好收藏起來了,等以後自己吸收到書畫的技藝傳承的時候,用一用不是更好嗎。

“你說得也對。”鄭老點了點頭道,“這不失一個好法子,東西是你的,既然你自己 覺得沒問題那就行了。”

林海濤搭話道:“外公,何不請師公來試呢?我們都不是書法家,也不會畫畫, 而師公書法那麼好,‘一字千金’,讓他是試李墨再合適不過了吧?!”

鄭老回答道:“我也是這麼考慮的,本來我就想把這塊墨送去師傅老人家那裏做 鑒定的,他很喜歡收藏文房四寶,古墨他尤其喜愛吧,有了他掌眼,那想必會有個 結論了。就是不知道他最近有沒有空,要不我現在打電話聯係一下吧,等約好時間 我們再拿著東西去找他就是了。”

“嗯,好的。”家豪連忙答應答應著,他也覺得找林海濤他們的祖師爺來給自己的 古墨做鑒定很靠譜,對方可是這一行真正的泰山北鬥,他經驗豐富,應該能看出來 了,一旦有了他的認可那就相當於打上“李墨”的標簽了。

談好之後,鄭老便起身掏出手機來準備聯係祖師爺了,而家豪和林海濤則是耐心 地坐在那裏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