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古堡膜拜英傑風骨(1 / 2)

俞純麵對楊家七姐妹,心道不要惹她們,大家是來修好的,不是來交惡的,他轉變話題道:“各位姐姐,在下俞純,今特來貴堡拜望,還望姐姐們抬抬貴手,讓我們進堡。”

楊雨萱道:“俞家莊的公子也得懂規矩呀,俞培公天下名士,想必生下來的公子也是人間極品,怎麼就不懂得為客之道呢?”

俞純道:“因走的急嘛,便忘了。”

楊雨萱道:“我看你是狂妄自大。”

俞純欲言又止,他知道這些是無謂的鬥咀,弄不好真的是弄巧成拙,進不了楊家堡,他隻好退了幾步,到龍飛身邊,附耳低語了幾句。

龍飛心領神會,於是將馬交與林無知,他來到楊雨萱的馬前,抱拳道:“楊姑娘,在下龍飛這廂有禮了,先前是我們不對,還望楊姑娘見諒。”

楊雨萱一聽來人報出龍飛,先是一驚,爾後又鎮定自若,道:“龍飛乃當世豪傑,武林中人人敬佩的人物,不可能也不懂禮數,我看你是假的。”

龍飛笑道:“隨姑娘怎麼說都可以,但我乃真龍飛,如假包換。”

楊雨渲笑道:“其實我早就看出來了,紫袍金冠,腰懸紫雲劍,那一定是龍飛龍大俠不假,剛才多有得罪,望其海涵。”

龍飛道:“姑娘不必如此客氣。”

楊雨萱向龍飛等一拱手,道:“雨萱先前多有得罪,望大家見諒,諸位來到飲馬河楊家堡,就是我們的貴客,楊雨萱這廂有禮了請大家到敝堡做客。”

於是大家上了馬,隨了楊家七姐妹,進了楊家堡。

不一會到了第二道牌樓,從第一道牌樓到此有五裏地。楊雨萱下了馬,這是楊家堡建堡時立下的規矩,無論官宦商賈,武林朋友,佛道僧尼,一律如此,堡中人也不例外,因為內堡不能養畜牛馬,在這裏自有一班人將馬收到一起,統一管養。

從這裏開始,便是一條用青石鋪就的有兩丈來寬的通道,通道兩旁是有百年樹齡的巨鬆,有的挺拔直立,有的蟠龍虯盤,氣度不凡,通道有三百丈長,過完道,便又是一處牌樓,此牌樓很有講究,全用青沙雕刻組成,上有遊龍飛鳳,花草魚蟲,鳥獸人物,典型的中原風格,飛掾鬥拱,氣勢磅礴,牌樓中間大門上方,有一金字牌匾,上書“飲馬河楊家堡”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側耳門上方也各有一匾,右匾書“山河永存”,左匾書“傲立神州”,牌樓主門石柱上有一幅對聯,左聯為:

“古風永存,家國在心,臥薪嚐膽,立堡為民,”

右聯為:

“祖訓常記,鄉民為親,披星戴月,富國強兵。”

這副對聯是當年楊家堡立堡時苗王親書。

另有一碑,立於牌樓左手,上有一長篇碑文,記述楊家從中原為避戰亂南下湘西,於此開疆拓土的艱辛曆程,每一位識字的客人到此,都會不由自主的去讀一遍,俞純、龍飛一班人也不例外,他們仔細的深讀了一遍碑文,心中生了許多感慨。

楊家到湘西曆時三代才穩定了根基,實屬不易,到楊蟬做堡主時已是第六代人了。此牌樓是最初建堡時的第一個牌樓,其它兩座牌樓是楊家後來所建。

過了牌樓,此時的路是上台階,據楊雨萱介紹,要上三千六百級石級才能到達正堡,這三千六百級石級也是有講究的,楊家來到湘西,經過近十年的艱苦奮鬥,才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這塊並不大的土地,還是得苗王所賜才得擁有。

楊家先祖在苗王平定湘西各路小苗王的叛亂中,幫助苗王脫離危險,並用計破了叛軍。苗王才賞賜於楊家的。

當年,苗王的軍隊被困飲馬河峽穀,苗王也深受重傷,此時苗王算是窮途末路了,在他萬般無奈的候,一個白馬銀槍的青年,帶領一小股苗家勇士,從叛軍外圍殺了進來,叛軍將領著約千人圍住他們,但白馬青年有萬夫不擋之勇,所向披靡,斬殺叛軍無數,他手下的人個個神勇無敵,他們殺進重圍,來到苗王大帳前,青年從腰中取出一錦袋,交與守帳軍士,叫他交與苗王。然後又返身帶人殺入敵陣,阻擋叛軍靠近苗王。

苗王接了錦袋,親手打開,裏麵有三顆黑色的藥丸,一封書信,一張地圖,藥丸是用來救治苗王刀傷的,苗王欲先食用藥丸,但手下人力勸,苗王怒道:“本王就是死,也得相信送藥人。”說完將三顆藥丸丟入口中,片刻工夫,苗王感覺體內如火焚,五髒欲裂,頓覺有些上當,但再過了片刻,體內漸平,身上的傷痛也減輕了許多,先前還流血的傷口,卻止住了血,五腑之氣貫通,人的精氣神轉好,他心中大喜,於是展開書信,信中告訴他,速帶人從飲馬河一個叫通天洞的地方逃出,然後組織兵馬,反向包圍叛軍,便可一舉殲滅叛軍,然後又打開地圖,見圖中一一標注明白,並將如何布置兵力的也標注清晰。

苗王看後,立即按信中所說而做,待到天黑時分,他領了所有人馬,悄然的從通天洞而去,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軍營在飲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