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說說龍飛這一班年輕人,所有的人都盡皆歡喜,唯有玉笛公子淩峰一個人悶悶不樂,他取出玉笛,來到一古鬆旁,吹一曲百回千轉的悲傷之曲,這是他自己所寫的詞,自己所譜的曲,名曰“孝父詞”,詞曰:
“父兮,父兮,我之心骨,兒少父背兒戲水,父怕兒落水中去,兒病父急急延醫,兒病臥床三幾日,父在兒床熬三更。兒去外鄉求學藝,父送兒走淚落巾,兒去十年未返鄉,返鄉但見百頭翁,白頭翁兮白頭翁,思兒變成白頭翁,兒見慈父長跪起,父道孩兒快請起,兒泣落淚父亦悲。兒起欲背父上堂,父辭萬言相推讓。母病欲用天山蓮,父辭母子上天山,采得雪蓮急急返,突遭雪崩父遭殃,冰封三日終得救,落得一身寒毒侵,神仙無藥驅寒毒,為兒也無好良方,兒求菩薩佑父體,待有良藥救父傷,但聞有藥能救父,粉身碎骨兒也采,兒本生來盡父孝,我生世間卻無能,有心無孝豈稱孝,生於世間就害臊,父兮,父兮,我之心骨,兒無能,父受罪,兒願走遍江湖道,為父尋得救命藥。”
一曲吹罷,早已泣不成聲,淚流滿麵,他太投入感情了,以致於龍飛、俞純、歐陽芳、陸小曼、蘭心雨、丁炎、丁落煙、林無知等年輕人圍在身旁都不知。哭到悲處,他仰望蒼穹,蒼然豪哭。歐陽芳和陸小曼本想勸勸淩峰,但被龍飛止住,龍飛想讓他盡情的發泄,哭出來總比憋著的好要好。
哭了一陣,想必是夠了,便停了下來,用絲巾揩了眼淚,發現自己周圍圍了一大圈人,他頓覺自己有些失態,於是拱手道:“在下一時打不開心結,故有些失態,見笑,見笑。”
龍飛道:“這才是真正的男兒本色,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時。淩兄不必憂心,我前些日不是說還珠奇俠的醫書中有記載用紫風鈴可解寒毒麼,世間定會有此奇藥。隻是得雖時日。”
淩鋒道:“紫風鈴也隻是個傳說,我先前也聽師父說起過,這幾年我遊走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無一處有此神草。”
就是俞培公博覽群書,見多識廣,他也隻是從典籍中窺得有紫風鈴一說,真正的東西,也沒見過。
可在此時,在一旁的林無知卻唱起了一首歌謠。
“飲馬河,飲馬河,紫色風鈴懸崖坐,風鈴姐姐天外來,變成花朵成仙藥,醫治百病好處多,寒毒火毒都能去,古怪病情見它躲。”這是一首極為普通的藥農山歌,因林無知的父母是以采藥為生,故能唱這山中采藥歌,林無知常隨父母進山采藥,他也就會唱很多采藥歌。
俞純聽完林無知的采藥歌說道:“這歌在我們當地人中很多藥農會唱,但真正見過紫風鈴的人幾乎沒有,難道它真的隻是一個傳說。”
龍飛接過話題:“既然有這首歌,從古至今的流傳下來,皆有可能。”
俞純道:“我們湘西是有一種草叫風鈴草,但它的功效也很平常,治治平常小病尚可,然而像寒毒這樣的病也未必見效。”
龍飛道:“平常的藥有時與別的相配,也許會出現奇跡。我們不仿去飲馬河走一遭。”
大家一致讚同龍飛的提法。
俞純趕緊叫人將馬匹喂飽,供大家使用。
俞純生於湘西,但年少就被父親送出學藝,對湘西大部分地方也不熟,更不知飲馬河在何處,他問林無知:“無知,你到過飲馬河麼?”
林無知道:“無知不知,我姐姐知道。”
於是俞純叫人去請來林無煙。
林無煙一到,俞純便問道:“無煙妹妹,無知說你去過飲馬河?”
林無煙道:“去過,你們去飲馬河做啥?”
俞純就將去飲馬河找紫風鈴的事說了。
林無煙道:“紫風鈴隻是一首歌而已,我家世代采藥,也從未見到過真正的紫風鈴,聽爺爺說起,在飲馬河一處叫紫雲崖的懸崖絕壁上,生有一種草,和我們平常采的風鈴草不同,叫紫風鈴,但崖高百丈,也無法上去呀。”
俞純道:“就算是傳說,我們也得一探究竟。”
林無煙道:“飲馬河離此有一百二十裏,在楊家鎮附近,要進飲馬河采藥,得通過楊家堡,楊家堡是專門管理藥農采藥和收購藥材的,藥農的藥都是按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購,他們收購來的藥材都是由本堡設立的藥行運往外地銷售,楊家堡有十二位武功高強的人,人稱十二太保,他們負責藥行商人的往來安全和保護財產,還有七位貌美絕色且武功高強的女中豪傑,她們被稱為楊家的天仙七劍,最出色的一位叫楊雨萱。”
俞純道:“是不是稱為十指劍的楊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