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鐸笑道:“這可是你說的,我隻是突然想起這段而已。”
王誠對《多情劍客無情劍》可是熟悉的很,感慨道:“其實這段話還是蠻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阿鐸你天賦甚高,《鹿鼎記》又寫的極好,恐怕還真輪不到你得獎。”
張鐸笑了笑,沒再說什麼。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著頒獎儀式開始。忽聽到身後傳來聲音道:“這不是我們的暢銷書作家張鐸嗎?怎麼你也有空來這裏?該不會是也要參加“子夜文學獎”的評選吧?”
張鐸轉過身,發現說話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而他卻從沒見過此人,說道:“不錯,是我!”
男子繼續道:“你參選的作品不會是新出的《鹿鼎記》吧?”
張鐸眯著眼睛,不悅道:“怎麼,你有什麼見教嗎?”他知道在那些搞純文學的作家眼裏,自己的武俠小說不是很受待見,卻也沒想到有人會問的這麼直接。
那男子笑道:“《鹿鼎記》武俠不武俠,曆史不曆史,想得獎難度大了點,不過來見見世麵也好。”
張鐸冷笑道:“這個就不勞你費心了。”
“你!”男子氣結道,見張鐸轉回身,在後麵嘀咕道:“組委會也真是的,居然什麼人都讓參賽。”
張鐸聞聽,轉回身道:“拙著難入大作家的法眼,但不知道這位先生的大名,寫過什麼作品呢?”
那男子得意道:“鄙人江南鶴,著有一部小說《憶江南》!”
張鐸拉著長音說道:“哦……沒聽說過!”
“你!”江南鶴原本還在洋洋得意,隨即被張鐸氣得話都說不出來。寧黛兒和許清寧卻被兩人的對話逗笑了,許經年卻是看都不看江南鶴一眼,對張鐸說道:“阿鐸,典禮馬上開始了,不要說閑話。”
張鐸把身子轉過來,安靜地等待著典禮開始。七點整的時候,主持人走上台,宣布頒獎典禮正式開始。先是領導們的一些長篇大論,之後開是公布獲獎名單和獲獎理由。因為這是文學類獎項,跟處處追求話題、曝光、關注的影視類獎項終究是有區別的。
站在舞台上的那名白發老者念道《鹿鼎記》的時候,說道:“在張鐸的新書《鹿鼎記》中,創作出一個可以媲美阿q的經典文學形象。他的精神勝利法、愛慕虛榮以及小說中的官場厚黑學,堪稱一副完美的封建時代寫實畫卷……。
韋小寶這個形象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在小說的後半部分,張鐸又一次把曆史與藝術銜接起來。他寫到中國曆史上幾個真實的大學者,有顧炎武、黃宗羲等人,這幾個人居然要擁戴韋小寶做皇帝。這個情節可以跟《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要策反乾隆一比。紅花會為什麼要策反乾隆?他們認為乾隆是漢人,漢族人不能做他們的皇帝,你應該為我們漢人效勞,你和我們團結在一起,推翻滿清統治。《鹿鼎記》與這部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顧炎武這些人為什麼擁戴韋小寶做皇帝呢?他們覺得韋小寶是個漢人,覺得隻要是漢人,就比滿人統治得好。
讀者看了《鹿鼎記》就知道,韋小寶和康熙相比,誰做皇帝更好,這是明擺著的。張鐸在這裏狠狠地諷刺了中國漢族的大知識分子,這些人如此有學問,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卻做出這樣的決定,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來。這個情節當然是虛構的,但其本質是真實的。在中國的曆史上,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一大群知識分子擁戴一個流氓人物做皇帝……。
念過獲獎名單和獲獎理由之後,張鐸上台領了獎,說了幾句感言,便下來了。整個頒獎典禮可以說相對的簡單和務實,似乎作者們的交流,比頒獎還重要一般。
張鐸卻感到處處不習慣,典禮之後,接受了幾名記者的采訪,張鐸就跟衛文昭、許經年、王誠等告辭,準備帶著寧黛兒離開。王誠卻說道:“其實我也不習慣這種氛圍,有這時間我更喜歡跟朋友們喝點酒。”
張鐸道:“有時間,咱們一醉方休。”
王誠瞧了眼寧黛兒,向張鐸笑道:“今晚我就不留你了,不過明天戴總想跟約你見個麵,你看怎麼樣!”
張鐸道:“好,明天上午,我給戴總打電話。”約好時間之後,張鐸帶著寧黛兒出了國家大戲院。走出大廳,寧黛兒長長地呼了口氣說:“阿鐸,感覺裏麵好悶啊?”
張鐸道:“我也這麼覺得,突然覺的一點也不喜歡這個圈子。”
寧黛兒道:“是不是因為他們都是中老年人,跟我們有代溝啊?”
張鐸笑道:“也許吧!對了,黛兒,最近過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