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頒獎(1 / 2)

張鐸當然明白王誠話語中的含義,他也不是迂腐不堪的人,非要挑戰一下獎項的公正性。因為張鐸深知,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正,隻要相對公平一點,就足夠了。

王誠見張鐸同意,心中大喜,道:“你放心,我們聖心影視公司,隻投資,不參與具體的拍攝事宜。當然,演員方麵,若是我們聖心這邊有合適的,阿鐸你不妨考慮一下。”

張鐸道:“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王誠道:“關於劇本方麵,需不需要我幫忙?”

張鐸笑道:“小弟心中,早有腹稿!”此言一出,屋內其他三人都吃了一驚。

宋思危道:“阿鐸,你這麼快就有思路了?”

金玉堂則淡淡地說了句:“值得期待!”

最感到吃驚的還是王誠,因為到現在為止,《鹿鼎記》也不過是剛剛出完而已。十幾天的時間,麵對篇幅浩蕩,長達一百六十多萬字,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的小說,就是天才如王誠也會感到頭疼。而張鐸居然連電影劇本的腹稿都打好了,是在讓他有些意外。

王誠道:“如此,還望阿鐸能早些把劇本寫出來!”

張鐸道:“我現在再寫《誅仙》,《鹿鼎記》的劇本,估計要等到年後了。”

王誠笑道:“這個不著急,劇本寫個兩三個月是再正常不過的!”

事情談妥之後,幾個人又說了一陣閑話,也就各自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張鐸到了萬邦影視,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內。孫蕊向他介紹了一下有關《笑傲江湖》和《宿命》的媒體評價,並給張鐸挑了幾份有代表性的報紙,放到了張鐸的辦公桌上。

擺在最上麵的居然是跟張鐸關係一直不是很融洽的《京城晚報》,而影評是一個叫程誌全的人寫的,在上麵對《笑傲江湖》大加讚揚。

“張鐸導演的這版《笑傲江湖》,可以說是最好的武俠電影。出於原作者的原因,張鐸對原著的理解自然相當透徹,他不但以詩意的影像展現了中國的儒學和道學,還動情而深刻地塑造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更探討了人生命題。

這部電影另一亮點還在於林熹、金玉芝、尤仲康、鍾至誠、江瑞雪等人的精彩表現,林熹扮演的令狐衝更是深得原著精髓,將令狐衝豪邁的江湖之氣與放蕩不羈的市井之氣完美地融為一體。

單看畫麵和氛圍的營造方麵,影片又有很多值得稱許之處。影片開始不久,古公公率領人馬包圍了林鎮南的染坊,幾個極富中國畫意境的鏡頭疊化給人印象很深。左冷禪現身一段也是一樣,仰拍的山崖上一群驚鳥劃過落日餘輝,幾條黑影飛身而下,不多的鏡頭營造出極佳的氛圍。此外,象吟詩舞劍、舟上唱和等等都是中國傳統雅人高士的行止所為。

影片的武打設計是寫意的,既不神化中國武術又基本符合原著和古代俠客的形象。在沒有過多濫用特技的情況下,影片的武打還是令很多觀眾滿意,比起某些武俠片中戰鬥機掃射般的武打強多了,那種特技簡直是在強奸觀眾的想象力。

片中令狐衝“會當淩絕頂,一覽群山小”的華山劍法,左冷禪的湖上追殺,都很見武打設計的用心;結尾處令狐衝的獨孤九劍雖然比起原著神龍不見首尾的寫法差了一籌,但也算獨有創見。

而張鐸創作的千古絕唱《滄海一聲笑》更是隨著電影橫空出世,這首主題歌的詞曲貫穿了整個電影的始終,對電影的成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綜合評價起來,這部《笑傲江湖》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武俠電影,雖然未必絕後,但一定是空氣的。強力推薦。”

張鐸又掃了幾眼其他報紙,發現大部分都是正麵評價。而有關《宿命》的影評就好壞參半了,看來高玄等人應該是有進行媒體公關。

放下報紙,張鐸問道:“院線那邊,情況怎麼樣?”

孫蕊道:“非常好,目前可以說是一票難求。而且,昨晚的票房也已經出來了!《笑傲江湖》三場收了上百萬,而《宿命》連五十萬都不到。”

張鐸道:“昨晚的首映不過是小試牛刀,今天的大規模公映,才是一決雌雄的時候,你說《宿命》還有翻身的可能嗎?”

孫蕊道:“還是有的,《宿命》畢竟是三億的投資擺在那裏,中影集團的公關能力也不可小覷。我聽說昨晚那邊那邊首映現場罵聲一片,可看今天的報紙,負麵評價並不多。”

張鐸走到窗前,望著樓下的景致道:“你還少說了一點,《宿命》裏的主創人員裏,包含了中日韓三國的當紅明星,這點對粉絲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口碑差,不見的票房就會低。”說道這裏,張鐸有些意興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