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覺得,作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當然不應該像近代日本國民那樣隻是像一個“經濟動物”那樣活著,但是,當一個人處於工作時間時,最好的狀態就是暫時性地成為一個經濟動物,能像日本人那樣一心一意、一絲不苟地認真工作,而一旦下班了,就應該盡快地回歸到完全意義上的人的狀態,除了享受經濟成果、物質文明,還要追求一些其他更自然、更人文的東西。在這方麵,德國人就做的很好。
當然,周建華雖然不讚同日本人的那種“全天候”的“經濟動物”的生活方式,卻不介意利用一下“經濟動物”們的勞動成果。
這位日本仙奈川大學的生田建治教授,或許日後就能成為一個幫助自己利用日本“經濟動物”的勞動成果的好幫手呢。
周建華繼續把那塊號稱“曲江第一石”的“鎮社之寶”的碑刻內容和曆史知識講解完後,已經臨近中午,周建華感覺很是辛苦,講解得口幹舌燥,嗓子都要冒煙了,他最後掃了一眼圍在周圍的“仙奈川”大學代表團的團員們,向他們躬身說道:
“今天的統一解說就是這些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金石篆刻藝術的資料典籍浩如煙海,這短短的兩個小時也就隻能做一個大致的介紹了。如果還有誰需要我提供翻譯服務的,請與我個別溝通。謝謝各位老師們的捧場了!”
“仙奈川”大學代表團那些圍在周建華身邊的團員們也紛紛躬身致謝:
“周君講得非常好!辛苦了!非常感謝!”
“周君的曆史知識非常深厚,受教了,謝謝!”
“謝謝周君盡心講解,非常感謝!”
期間許多人道謝之後又向周建華遞上了自己的名片,周建華隻好一再抱歉地表示自己沒有名片,但是向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告訴了他們自己的姓名和聯絡方式,算是做了一個禮儀上的補救。
這時。曲江省外事辦的張處長和西子市外事辦的王主任等幾個人也從人群後麵走了過來,笑盈盈地與周建華打招呼:“小周同誌,你講得太好了!辛苦,辛苦!”
“嗬嗬……謝謝領導的誇獎!我講的不好。隻是盡力而為了。”周建華客氣地回道。
“不!你講得非常好!嗬嗬……知識很豐富,我之前也多次來這裏參觀過,但從來沒有聽到有誰能像你這樣講得這麼細致。”一位和張處長一同走過來的60來歲的老者此時接口說道。
“這位是“曲江大學”校長易廣林同誌!”張處長趕緊向周建華介紹道:
“也是前兩屆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哦……易校長,您好!”周建華一邊回應著,一邊驚訝地朝這位老者望去,隻見他個子不高,身著拉鏈衫戴著副黑框眼鏡,兩鬢斑白,圓臉上的胡子刮得幹幹淨淨。下巴上也刮得光溜溜的,表情謙和,給人一種敦厚儒雅的感覺。
原來這就是易廣林啊!周建華心裏不禁肅然起敬了。
周建華在前世時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位易廣林老先生。但自己在讀大學時有一位曾就讀於“曲江大學”的教授經常會提到這位易廣林老先生,說他是一位治學嚴謹、求真務實、備受學生和老師們敬仰的學者!
後來周建華自己也時不時地會注意到一些有關他的報道,知道他早年曾在歐洲留學,回國後成為我國著名的高分子教育家,是“曲江大學”高分子學科的奠基人,他全身心地投身於教育和科研工作。僅是學術論文就發表了200多篇,他的許多重大研究成果為國家的經濟建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同時還為國家培養了很多高分子學科的中堅人才。
這樣的學者就是國家的寶貝啊!周建華心裏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