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集 天下布政會京師(一)(2 / 3)

“怎生操作才能得當?你我的府軍都被調空,哪裏還有兵啊。”

“你我三人還有數萬差役啊!糧草你我三家平攤,隻要朝堂多多配給這樣的火輪,咱們完全可以假冒客商來他個陳倉暗度,一舉拿下奉節、萬州,徹底打開渝州的門戶;再和渝州的太守好好談談這事,鼓動他獻了城。不就和柳安西那裏成了東西呼應了嗎?”

“那得看看李督帥的肚量了。”豫章布政還是不放心。

“好說,他若真是個明主,咱們就幫他取了渝州。若不成個樣子,咱們三個也要沿江自保,首尾呼應。如何?”

鄂州布政和豫章布政相互看了一眼,各自伸出手來擊掌明誓。

中南三省是各有各的苦衷,境內山脈縱橫,山民居多。沿著江的還能好些,山民的日子可是苦不堪言。

李修的土地政策進了山就沒了消息,隻因為確實的沒地可種。

他們三位也有心掂量一下李修治政的本事,若是能誠心向著百姓的,他們也可以做一任萬民敬仰的布政大員。

封疆大吏們的心思,又與朝堂中高官們各不相同。主政地方的官員,多少心中還是有民的。畢竟生活在同一方水土之上,民要是有變,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還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的是,儒家本義對這些官員的本質教育,還是很到位。哪怕就是裝,也要裝出一副為民的樣子來。

有個詞專門形容這副裝的樣子,叫做養望。

這個詞先做的是貶義,君子當正齊衣冠,攝以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

意思是說好好做人,別裝!

後來就變了味道,成了隱士專用。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這句話是北齊書上寫的,別躲得太深,也別露頭太快,裝一下樣子就準備出山。

隱士就是混子,大混子,有錢的混子,或是有權的混子,或是有學識的混子。

好聽些的就是曹阿瞞罵諸葛亮的話,山野村夫。

他們混的圈子不同,也分成了大隱和小隱。

大隱要有車馬簇簇錦繡莊園,皇帝要是召見,沒個兩三次是不肯出去做官的。

小隱要有幾畝良田,背靠青山麵朝溪流,時不時的吟唱一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籬姑娘可是受苦了。

這三個布政使就是想用養望這手怠政,李修要是能說動他們,他們就拿下渝州做個見麵禮。說不動他們,就養在府衙內不理政事即可。

慢說他們三個,長江以南的各省布政,無不是這樣的心思。

都要在京城好好見見李修。

不怕死嗎?

嘿嘿,他們有的還真想速求一死,不死怎麼上青史。

沒幾日的功夫,船就到了濟寧。

忽聞岸上有悲聲四起,三位大人齊齊看了一眼,都從三樓的客艙中出來,站在甲板上看熱鬧。

隻見運河岸邊有千餘人被兵卒驅趕著上船,罵聲哭聲響成一片,頗有些殘民以逞的味道。

三位布政使一時好奇,等著船靠在岸邊等待放行的時候,紛紛下船便衣而行,要打探一下虛實。

等著離得近了一看,是大吃一驚!那千餘人人手捧著一副牌位,赫然竟是曆代的衍聖公。

這是怎麼了?

他們又是誰,怎麼捧著衍聖公的牌位悲悲切切淒淒慘慘呢?

就在那群人一步三回頭,不肯上船時。身後不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響,烏壓壓又過來一群兵卒,馬後竟然拉著幾十輛囚車。

當先那輛囚車裏,塞進去一個大胖子,三位布政使仔細一看,還都認識,正是北宗衍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