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老衲稽首了(1 / 3)

慈溪庵在麗水城外五裏川,一條叫做慈溪的小溪從山間流出,正流過慈溪庵的門口。溪水不深,最寬處隻有三米來寬。沿著山路過了小樹林走過小石橋就是慈溪庵的大門。

這慈溪庵也是一座古廟,據說有二百多年的曆史了。廟周圍種植著不小的一片桃林,引來無數遊人。庵內有七座石碑,乃是大書法家溫忠勳所留,被文人們稱為慈溪七碑,很多人來此拓下碑文回去臨摹。後來廟上幹脆自己托下碑文裝訂成書販賣起來,也算是一項固定收入。

如今小廟四周被胡歪的家奴盯住了,連隻鳥也飛不出去。很多文人被阻撓在外禁止進入庵內進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但是胡歪手下的惡奴一個個如凶神惡煞,也沒人敢觸他們的黴頭。

大清早廟門剛開,兩個小尼姑拿著竹掃把出門掃地。隻見幾個大漢在一輛騾車裏露出頭來,並且對著小尼姑指指點點淫笑不已。兩個小尼姑不敢繼續掃地了轉身回了庵內,身後傳來幾名大漢得意的狂笑之聲。

兩人剛進了廟門就見一個身披黑色鬥篷的人立於院內,正抬頭看著庵內的正殿——菩提殿。郎文本來不想入廟一觀的,但是不知為何這菩提殿內那種幽深的感覺還是叫他主動顯身來殿上參拜。

兩個小尼姑驚詫之餘趕忙上前施禮,郎文也不多說拿出二兩銀子放進了功德箱內。順手拿起三隻供香走進了大殿。

大殿內正中有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兩側各有一個麵目猙獰的羅漢護佑。佛祖寶相莊嚴,身披紅色袈裟,一股蒼涼莊嚴之感油然而生。供台上擺放著各種貢品,一個巨大的香爐放在台前。側首陌塵小尼姑正在誦經,全然不理會滿身煞氣的郎文。

郎文看罷,將手裏的香燭點燃恭敬的插入香爐之內,雙手合什跪在佛前,心中默默的禱告,祈求佛祖保佑母親平安健康,自己能早日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一種空靈之感悠然而生,那是人把所有的思緒都集中在一點時候產生的感覺。郎文腦海裏隻有母親的身影、母親的話語,好似身邊的一切都消失了,即使老尼姑忽然來到他身側也絲毫未覺察。

郎文默念多時,一滴淚水忽然順著眼角流下,他猛的睜開眼睛,筆直的起身一股驚人的煞氣猛地散發出來。剛想說話的老尼姑眉頭微皺,忽又隱去。她能感覺到郎文身上一股淡淡的氣暈,似有似無。

老尼姑正是靜慧師太,他一抬手將郎文引致側殿,忽然雙手合什道:“多謝施主援手,老衲稽首了。”

“你,哦,師太如何…”郎文這時才發現這個老尼姑似乎並不那麼簡單,就是簡簡單單的一站,就令他不敢妄動,全身上下沒有絲毫破綻,又好似處處都是破綻,出手即可致命。郎文絕不敢出手,那是一股靈魂深處傳來的感覺,雖然他絲毫沒有從老尼姑身上看出武功的痕跡。

師太絕對是高手!可能是比母親還厲害的高手,郎文思考著。

“小子無知,早知有師太坐鎮,那些宵小之輩也…”

郎文的話還沒說完,師太居然笑了。“出家人慈悲為懷,小施主援手之恩老尼記下了。”

這慈溪庵也是幾百年的廟宇,靜慧師太絕對是武林高手但怎能打打殺殺壞了這裏的清淨呢?郎文一下子明白了靜慧師太的意思。

略一躊躇,郎文又道:“隻是那惡賊武功不弱,我也沒有把握。”

“阿彌陀佛,緣起緣滅,因果報應,施主盡力就是了…”靜慧師太說著轉身居然回了內屋。

那顆躁動的心漸漸平靜下來,郎文深深的出了一口氣。僅有的一絲絲緊張也被靜慧師太的因果報應一句給吹散了。人生一世盡力即可,苦難未嚐不是太執著。他抬腳出了側殿伸手在木柱上輕輕拂過目光落在了殿門兩側的對聯上:

‘福慧雙修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