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原始社會”—農場的輪廓(1 / 2)

看到桌子上有這麼多的“大菜”,我們幾個孩子都激動了。大人們在那兒喝中隊自釀的青稞酒時,我們幾個大口吃起肉來。吃肉時,誰也顧不上蘸調料,隻知道把肉塞進嘴裏,嚼幾下就吞進了肚裏。那羊肉煮得恰到好處,肉脆脆的、很鮮嫩。尤其是羊排(當地叫肋條),一層薄薄的皮蓋著一層脂肪、下麵就是很厚的肉。咬一口油就順著嘴角往下流,好吃極了,很解饞。犛牛肉更香,牛腩(肚囊)最好吃,咬一口滿嘴香。牛蹄煮得很爛糊,放到嘴裏好像就化了,吃過後嘴裏粘粘的、黏黏的,別有一番滋味。野兔肉更妙,說不出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清香味,那種香味是我們從未有過的體驗……

吃了一小會兒,我突然想起了黃曉雪和她弟弟,如果他們也在這裏,那該有多好……

不一會兒,我們幾個沒吃主食就飽了,趁著大人們酒興正濃,我們走出了餐廳,想找個地方玩耍。

整個院子裏,除了餐廳前有點光亮、夜空中有無數的星星在眨眼外,其他地方都是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院子裏靜悄悄的,見不上一個孩子,家家戶戶的窗戶上,沒有一點亮光,黑燈瞎火的家屬院,無處可玩。這裏不像城市裏,天剛黑,就華燈初上,一片光明,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裏好像是外星球,連電都沒有,天一黑,人們就躲進了家裏,像是在躲避野獸的原始社會……

便宴結束後,我們都各自回了家,到家後也隻能睡覺了。

中隊給我家分了兩間住房,不是很大,外屋堆放雜物和做廚房,兼我的臥室,父母和妹妹住裏間。外屋和裏間有現成的一小一大兩個土炕,把被褥往上一鋪就可睡覺。

西北這種土炕,優點很多,既節省了木料,睡起來還冬暖夏涼(冬天可以在炕洞裏點燃雜草將炕燒熱,土炕邊還壘有火牆,很暖和),躺在上麵很愜意。

家裏隻有一盞燈,在給我鋪好被褥後,油燈就拿到了裏屋,我摸黑躺下了。坐了一天車,感覺很疲勞,躺在炕上不久就沉睡過去,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天亮後,中隊派人送來了做飯用的燃料,這些燃料裝在牛毛編織的袋子裏,袋子是長形的,非常大,共兩袋燃料,每袋5毛錢。燃料倒出來後嚇了人一跳,一袋是牛糞,一袋是羊糞。來人告訴我們,牛羊糞即可當燃料做飯,又可在冬天取暖,是世界上最好的燃料。可我們不會用,父親隻好在中午派我去食堂買飯。在食堂看了菜把我嚇了一跳,用一毛錢竟可以買到一個豬蹄、花一毛五就可以買上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其他的菜都是五分錢一份,我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那天,我一口氣吃了三個豬蹄,這種事情你在城市連想都不敢想。

下午,父母將外屋的土灶收拾好,點燃了牛糞,開始燒第一壺開水。

牛糞在灶裏熊熊燃燒著,火苗呼呼作響,不一會兒一壺水就燒開了。我們又用羊糞做試驗,開始燒第二壺水。燒羊糞時需要用風助力,我就坐在灶前拉起了風箱。火苗在風的吹動下,呼呼地往上竄,頃刻間鐵皮煙筒就被燒紅了,水也在壺裏唱起了歌,接著水蒸氣就頂開了壺蓋,壺裏的水花翻滾跳躍起來——水燒開了。

試驗證明,牛羊糞的確是一種很好的燃料,火力還很足,使用起來很方便。

時間不長,胖翻譯、藍菜花和他們的媽媽來到了我家,她們約我媽媽一同去菜地買菜。原來,中隊有規定,那個小食堂隻為中隊的單身漢做飯,有家屬的人是不能去那兒買飯的。我們剛來,家裏還不能做飯,食堂就暫時給了點方便。當時,中隊院外還有個機耕隊,那裏有兩、三個工人,加上還有幾個家在外地的幹部,食堂是專門為這六、七個人服務的。

到了菜地,看園子的人領我們去看菜。藍菜花對她媽媽嚷嚷著說要吃青椒、西紅柿、豆角。看園人搖搖頭說沒有這些菜,經他解釋我們才知道,這個地方氣溫較低,這些菜種不活,隻能種些大白菜、蘿卜、菠菜、韭菜、大頭菜、大蔥、土豆之類,他們年年都是吃這幾種菜,像青椒之類的“細菜”已有很多年沒嚐過了。

隻有這幾種菜,挑起來就很方便了。媽媽買了一顆大白菜,幾斤蔥。我們正準備交菜錢時,帶我們去買菜的一個幹部讓看園人拿來一個本子,他說著,那看園人記著。我掃了一眼,隻見本子上記著,李管教(我爸爸已經變成管教了)白菜5斤,蔥2斤。揚隊長(胖翻譯的爸爸變成隊長了)大頭菜3斤,蘿卜1.5斤,蔥2斤。蘭隊長(藍菜花的爸爸也變成了隊長)大白菜5.5斤,大頭菜3斤,蔥2斤。原來,買菜隻記帳,不收現金,到時從大人的工資裏扣除。

回到家,媽媽去小供銷社(就是食堂)買了麵和油鹽醬醋、4斤肉(殺了牛羊豬後,每家按人頭供應,一人限量一斤),說晚上給我們包白菜肉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