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福臨酒樓被金玉堂直接包下,一樓用作比試會場,並在四周留出足夠的空地,讓普通百姓們也能玩賞一二;二樓設雅間,專門供給有興趣觀看比試的貴婦小姐們。
當天,參加比試的店家多,來看比試的人就更多了,經過之前金玉堂、滿月堂和“雙記”的聯合宣傳,這日無論是高門貴戶還是尋常百姓,不少人都早早趕到福臨酒樓,酒樓四周更是被看熱鬧的人圍得水泄不通。
靳武、芷蘭等人想給自家孩子們助威,於是早早定下了二樓一個雅間。
比試實行淘汰製,一共分成三局,第一局比試的主題是“銀”。
要求這一局參加比試的首飾必須是純銀製品,不得鑲嵌或混用其他材料,但是對首飾的種類、樣式及大小不進行限製。
這一輪比試過後,將直接淘汰掉一半參賽店家,也就是從二十八間鋪子中選出十四家進行下一輪比試。
這一局中,滿月堂選送的是一枚鳳頭銀簪,鳳頭雕刻考究,刀工極為細致,尤其鳳眼部位簡直栩栩如生,當場便博得了滿堂彩。
而“雙記”送上來的則是一支小巧的雙股秋海棠銀釵,釵頭為一朵盛放的秋海棠,本也是常見的形狀,隻是“雙記”這朵秋海棠卻不似以往的工藝在一塊整銀上雕刻出海棠花形狀,反而更像是將每一片薄薄的銀質花瓣預先打磨好,然後一片一片堆疊出一朵花兒來,尤其那中間部分的花蕊,圓潤而細小的銀珠在銀絲纏繞下光芒點點,滿場怕是再找不出一朵做工如此細膩的花兒了!
此次比試的評判一共有三人,除了金玉堂,另外兩人分別是長安雙富之一的呂家主母呂夫人和當年曾名滿長安、因此受到過太後嘉獎,如今早已封刀多年的一位高大師。
那位高大師看見“雙記”的雙股秋海棠銀釵,當場就激動的連連拍案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是以,第一局包括滿月堂和“雙記”在內的一共十四名店家通過比試,成功淘汰了另外十四家對手。
第二局比試乃是十四選七,比試主題為“鑲”。
這一局的比試正好與第一局相反,就是不拘你做什麼首飾、什麼花樣,都必須要體現出一個“鑲”字,也就是說這次的比試是不可以隻用一種材料完成的!
在第一局讓周圍的人大開眼界的滿月堂和“雙記”在本局中,依然輕鬆奪取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滿月堂的是一支赤金累絲嵌紅寶石鸞鳥點翠步搖,赤金打造的鸞鳥,耀眼奪目,兩側的眼珠用上好的紅寶石鑲嵌,鸞鳥的翅膀和長長的尾羽則以點翠嵌飾,尾羽下端垂下三根用米粒大小的珍珠串成的流蘇,最末端同樣綴了一顆鮮豔的紅寶石碎粒,直如畫龍點睛之妙。
整支步搖構思精巧,做工考究,更完美體現了“鑲”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