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涉及排位,所以這最後一輪的比試主題很重要,畢竟本次比試不是以每家鋪子勝負多少來評定,就像前麵兩局中,“雙記”的首飾皆是讚譽最高,但如果最後一局她們的首飾無法更好的發揮主題,讓評判人滿意,那麼也照樣與魁首無緣。
所以大家夥兒無論是參賽、還是未參賽的,全部摒心靜氣等待評判人揭曉第三局的主題。
當高大師親自將蒙著這一局題目的紅巾摘掉時,不少識字的人看見這個字卻是一愣。
第三局的主題是一個“璞”字。
璞,是未經雕琢的玉石。
雕琢前,是一塊無人重視的頑石;而雕琢後,則是大放異彩的美玉。
這既說明了金銀珠玉等珠寶本身的特性,也順帶解釋了珠寶匠人們手藝的意義。
那就是點頑石為美玉,化腐朽為神奇。
在三位評判宣布第三局比試正式開始後,所有人都習慣性的將目光放在滿月堂和“雙記”兩家。
在他們心中,這兩間鋪子已經是繼老牌金玉堂之後長安城最厲害的首飾珠寶鋪子了。
於是,他們自然而然的認為,接來下魁首的爭奪就是在滿月堂和“雙記”之間。
這次的主題是璞,提到這個字,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返璞歸真的意思。
也就是說要體現出一種回歸本源的感覺。
滿大嶽在得知這個主題的時候,就幾乎把全部心神放在了這一輪上。
所以在一番冥思苦想過後,他親自動手埋頭打磨了四天才親手打磨出這件寶貝。
眾人看他小心的從錦盒中拿出一串白玉珠項鏈,鄭重的放在三位評判人麵前,登時齊齊一愣。
隻見這串項鏈總共用了二十八顆白玉珠串成,每一粒白玉珠都有龍眼子大小,且打磨的格外光滑水潤,盛在錦盒裏任由日光照射,更顯顆顆白玉晶瑩剔透,看慣了前麵的金銀寶石,這串白玉珠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倒的確有了那麼一點返璞歸真的意思。
但是,這項鏈再好,也不過是一串白玉珠子啊!
雖然看著不錯,可大多都是仰仗了白玉本身的出眾特質,實在顯不出珠寶匠人們什麼功力了。
這滿月堂的大東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難道就靠這麼一副簡單的白玉珠子參加第三局比試?這會不會太簡單了點啊!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忽聽呂夫人大聲道:“這上麵有字!”
這句話果然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高大師率先拿起這串白玉珠,用從西洋舶來的放大鏡仔細觀察起來。
原來每一顆白玉珠上皆刻滿了“璞”這個字,高大師逐一細細看下來,發現這一顆龍眼子大小的白玉珠上竟然有二十八個“璞”字!且是每個“璞”字寫法都不同,這一串又正好是二十八顆珠子,正對應了今次參加比試的二十八間商鋪。
而每顆白玉珠其實是以金絲線串聯而成,合在一起就是“璞玉渾金”的意思,同樣再度深化了這一局的主題。
因為涉及排位,所以這最後一輪的比試主題很重要,畢竟本次比試不是以每家鋪子勝負多少來評定,就像前麵兩局中,“雙記”的首飾皆是讚譽最高,但如果最後一局她們的首飾無法更好的發揮主題,讓評判人滿意,那麼也照樣與魁首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