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複仇的鷂鳥
中秋夜,逍遙王李鬆府內燈火通明,後花園裏,幾十盞紅燈籠高高掛起,和初升的圓月爭輝。李鬆坐在中間的石桌旁,手掌裏是一隻叫鷂的鳥,在不停地旋轉。
這時,一個下人過來,對李鬆說:“王爺,都已布置好。”李鬆把嘴一撇,仰天大笑道:“我倒要看看,這史雲有什麼絕世武功,能在這裏要我的命!”
李鬆原來叫張鬆,是李淵手下的一名貼身侍衛,因為在一次戰鬥中,張鬆替李淵挨了一劍,救了李淵的性命,所以,李淵打進長安稱帝後,賜予他李姓,並在長安城建一座王府,又賜他逍遙王的稱號。這張鬆自從改叫李鬆後,變得不可一世起來,逐漸成為長安城一霸。雖然他做了不少壞事,但沒人敢去皇帝那裏告他,他也就越發囂張起來。
那時,長安城裏時行養寵物。當然不是現在時行的小狗小貓,而是一種叫鷂的鳥。這種鷂鳥的身形小於鷹而大於雞,有鷹之尖喙卻無鷹之凶猛,並沒有什麼侵略性,經過訓練之後的鷂鳥還可以用喙來為主人梳頭、撓癢癢,夏天酷熱的夜晚還會站在床頭用翅膀為主人打扇,如果主人恰好偏頭痛犯了,該鳥還可以為你做頭部穴位按摩,很有奇效。如此這般,家裏養有鷂子的人們就等於同時擁有了梳子、老頭樂、侍女和按摩師,這種人出門就非常有麵子。唐太宗就曾豢養了無數的鷂鳥,因為數量太多,就設立了一個官署——“鷂坊”。李鬆身為王爺,當然不甘人後,於是,也養了很多鷂鳥。
這天,周八來到王府,告訴李鬆他發現了一支奇鷂。周八是一個地痞無賴,靠為李鬆尋找好鳥得以生存。李鬆一聽有好鳥,就說:“多少錢?買回來就行了。”周八說:“人家不賣!”
李鬆一聽就火了,心說長安城裏除了皇帝的鳥,誰的也是我的!於是,讓周八引路,去見識一下這位高人。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一個大院子前,見是一個山西商人的會館。正巧,一個商人膜樣的人從裏麵出來,周八說:“王爺,就是他!”
李鬆從轎裏出來,折扇打得“啪啪”響。
“你是哪裏來的,為何不賣鳥?”
那人看來者不善,一拱手道:“這位老爺有所不知,這隻鳥是賤內的‘丫鬟’,從小養大,好像自己的孩子……”
“哼!”李鬆打斷那人的話,用扇一指,厲聲說:“本王看上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不就是一隻鳥嗎?說個價吧!”
那人把腰一挺,不卑不亢地說:“天下自有王法,願買願賣才是買賣,老爺還是死了這份心!”
李鬆的嘴張得老大,他沒想到一個外地人敢如此對他說話。他一揮手,手下的人一擁而上,就要進會館搶鳥。那人哈哈大笑道:“老爺別費心了,夫人與鳥已於淩晨出城了。”李鬆不信,派人進去一搜,果然沒有鳥的影子。
想得到的東西沒得到,李鬆的心裏窩了一肚子火。回到王府,他派人打聽那人是幹啥的,探子回報,說那人叫孫金貴,是山西一鹽商,常年經營鹽業,是山西屈指可數的富商之一。
李鬆叫過一個手下,如此這般囑咐一通,那人唯唯諾諾地去了。
幾天後,山西知府用囚車將孫金貴和夫人張詩韻押到京城,當然還有那隻據說很神奇的鳥。
孫金貴和張詩韻被投進大牢,罪名當然是“莫須有”,那隻鳥就到了李鬆的手裏。
當天,李鬆的府內人聲喧嘩,長安城裏的很多官員都來看這隻奇鷂。人們議論紛紛,不知道這隻鳥奇在哪裏。
這時,李鬆從後麵笑容滿麵地出來,邊向來客拱手,邊叫人將鳥籠拿來。那隻鷂鳥羽毛光鮮,隻是目光有點呆滯,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人們說:“這叫真鳥不露相。”
但接下來這隻鳥的表現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隻見它站在桌子上,用無神的眼光瞅瞅四周,兩隻翅膀抖了抖,將頭一下藏進翅膀裏。
李鬆這個氣啊,他厲聲問周八:“你不是說這是隻奇鷂嗎?奇在哪裏?”
周八圍著鷂鳥轉了一圈,用手摸摸後腦勺,自言自語地說:“怎麼回事,成傻鳥了?”忽然,他一怕腦袋,說:“王爺,我想起來了,這隻鳥隻在張詩韻的麵前表演。不如把張詩韻叫來。”李鬆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