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總統的姐姐說:“隻要你確信自己做的是對的,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羅斯福總統夫人說,這句話一直是她在白宮生活中的支柱。她說:“什麼都別管,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吧!無論你做不做,你反正都會挨罵,結果都是一樣的。與其因為什麼都不做而挨罵,倒不如因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挨罵。”
我曾在采訪美國國際公司總裁馬休·布魯斯時問他:“你對別人的批評敏感嗎?”
他是這樣回答的:“沒錯,年輕時我的確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尤其在麵對別人的批評時,因為我希望在所有人麵前呈現一個完美的自己。如果不是這樣,我就會感到苦惱。但是後來我漸漸發現,為了取悅第一個反對我的人,我會得罪第二個人;接著,我會為了拉攏第二個人而得罪第三個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是我得罪了一群人。因此我意識到,盡管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為了避免被更多人批評,我想安撫的人數與我將得罪的人數成正比。為了不得罪更多人,我告訴自己:‘既然你身居高位,就注定要被批評,隻能想辦法習慣。’從那以後,我不再因為任何人的批評而煩惱,凡事盡力而為。然後撐起一把傘,讓批評之雨順著傘流到地上,而不是順著我的衣領流到脖子上。這樣做真的讓我開心了很多。”
在批評麵前,美國作曲家迪姆斯·泰勒顯得更淡定,甚至在公共場合一笑了之。每周日下午,他都會給某電台音樂節目做評論,一位女士寫信給他,說他是“騙子、叛徒、毒蛇、傻瓜”。
後來,泰勒在他的《人與音樂》一書中提到了這件事:“我覺得,她可能隻是隨口說說而已,所以在下周的廣播節目中念了這封信,但幾天後,那位女士又來信了,仍然堅稱我是騙子、叛徒、毒蛇、傻瓜。”泰勒的大度值得我們所有人欽佩,因為這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真誠、鎮定和幽默感。
美國企業家查爾斯·施瓦伯在普林斯頓大學演講時,坦承他得到的最重要的是教訓是從鋼鐵廠的一位德國老工人身上學到的。那個老工人和一個同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結果被丟進了河裏。“我在辦公室裏看見他時,他身上都是泥巴。我問他到底說了什麼話,讓對方那麼生氣,他說:‘我什麼都沒說,隻是一笑置之。’”
從那時起,施瓦伯便把老工人的話當成了座右銘:什麼都不說,一笑置之。假如你遭到了別人的惡意攻擊,這將成為你消除煩惱的最好方法。對一個什麼都不說的人,誰還能說什麼呢?
林肯總統一生中遭遇的責難和批評可謂不計其數,如果因為一件小事就要大動肝火,他可能早就崩潰了。在應對惡意批評時,林肯的很多做法已經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他曾說過:“隻要我保持沉默,事情就會到此為止。我將竭盡所能,一輩子踐行這個原則,直至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為止。如果結果證明我是對的,世間所有的責難都不具有任何意義。反之,假如結果證明我錯了,即使是十位天使同時說我是正確的,也毫無意義。”
羅斯福總統的姐姐說:“隻要你確信自己做的是對的,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羅斯福總統夫人說,這句話一直是她在白宮生活中的支柱。她說:“什麼都別管,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吧!無論你做不做,你反正都會挨罵,結果都是一樣的。與其因為什麼都不做而挨罵,倒不如因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