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參見王大人。”王淨跪道。
“狀元快快請起,這件衣裳,如何在你之處?”王敏政是先皇後的心腹,先帝駕崩之後,新帝登基,一些先帝重用之臣均遭到貶官或者擱置,王敏政也未能置身事外,所幸他一直對當時尚是太子的新帝十分照顧,所以新皇帝賣了個麵子給他,讓他掛著官職在家享福,俸祿分文不少。
“大人還認得這衣裳,太好了,奶奶說,隻要問大人,還記得《三字經》嗎,大人便會與舅孫相見!”
“舅孫?”
“舅爺爺,我奶奶這些年在外,可掛念您了!”王淨跪倒在地說道。
“快起來,快起來。”王敏政扶起王淨來,一麵心想:這前朝皇後到底唱的是哪出啊?《三字經》,什麼意思呢?她是不是在提醒自己什麼呢?王敏政望向,莫不是,當下翻出書櫃裏的三字經,對著那衣裳上的數字看了起來。
原來這是前朝皇後留給王敏政的一封密碼信,上麵說明了王淨的真實身份,請王敏政暗中幫他在宮中拿權。
現在宮中盛傳皇帝並非先皇親生,尹劍才是他的親生父親,宮中一些勢力蠢蠢欲動,那尹劍倒也不是省油的燈,布置了一個東廠,專門對付那些有異心的人,王淨尚且年幼,初入宮中,不知這些深淺,還道是東台皇宮十分昌明。又見皇帝采納了自己修路的建議,便更是覺得皇帝賢明,絲毫不知道他不過是尹劍的一個傀儡,這件事情能辦妥,不過是尹劍也讚成修路罷了。
王敏政弄明白了王淨的身份,便讓下人送來茶點,和他一起品茶攀談,知道皇帝派他去主持修路,可以窺見皇帝對其的器重,看來皇帝並不清楚他的身份!此事本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若王淨能因此奪得民心,將來也不是沒機會推倒皇帝,如此一想,王敏政便說道:“狀元來我府上之事,不知是否外泄?”
“噢,我本來明天就要離京去修路了,想起奶奶的托付才到此來的,未曾通知任何人。”
“甚好,甚好,若有人問及,狀元隻須說是老朽仰慕你的才學請你來就是了,我們之間的關係,還是不要外泄的好。”
王淨聽到此處,心裏頗有點不服氣,難不成這舅爺爺,還在怪奶奶的事丟了自己的臉,所以便不欲與自己相認嗎?
看著王淨一臉疑惑的樣子,王敏政大人便說道:“自先皇崩逝,老朽便不再受到皇帝重用,老朽是擔心和狀元走得太近,反被那些奸詐小人造謠生事,影響了狀元的前程!”
“舅爺爺言重了!”
王淨前腳一踏出門,王敏政便馬上親自磨墨,寫了幾封信讓信鴿送了出去。
原來國家自新帝登基,地方官員多換成了尹劍的心腹,那些被貶甚至被削的老官員,畢竟還保留著關係網,王敏政的信讓這些人看到了希望,他們在暗處團結了起來,悄然保護著修路的順利進行,
而王淨既是先帝後裔,又是新科狀元,是新帝親自派來的修路大使,各地官員明白皇帝此次建路的決心之大,亦都明白建路雖然得三年勒緊褲帶,但是以後貿易通達,收取的過路費還有商人的利稅,那以後的收入可是大大增加啊,於是也極力配合王淨修路。
這東台國自建國以來最浩大的工程,就這樣展開了。
當時宮中推行的新政也不少,但是都因為有那些遺老們的反對而重重受阻,血腥製壓也不在少數,此次修路,尹劍亦預料會有些麻煩,卻是沒想到一切如此順利!
祥皇大悅,認為王淨是可造之材!
宰相尹劍則內心不滿,盡管安排在王淨身邊的奸細表示他並未接見不該接見的人,但尹劍仍然心存疑惑。
隨著王淨在民間的聲望越來越高,尹劍對其也越來越警惕,他開始思考暗殺的計劃,隻是苦於工期尚未完成,又擔心殺掉王淨之事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拉攏民心來討伐皇宮,便一直未成形。
隨著工程越來越接近尾聲,尹劍越發心急,這日接到單於星的信件,稱七星國工程已近尾聲,詢問東台國工程如何,他一拍大腿:“我怎麼沒想到這個辦法呢?”
當即秘信單於星,稱修路大使王淨收受賄賂,請他將其誅殺在七星國境內!
王淨與父母一別三年,雖不時有信件送往七星國,但隨著工程越來越接近七星國,思親之情也越發濃了,這天工程峻工,七星國王設宴款待他,他卻策馬揚鞭,見親人去了。
單於星設宴是假,幫祥皇了卻心腹大患是真,卻不料宴席之上,那王淨竟然沒來!
七星國一向仰仗東台國,失蹤皇後是前東台皇之女,現在宮中太子之母瑤琪既是祥皇之姐,又是當今皇後的表姐,兩國之間息息相關,自然不可能走了漏了,當下便親自帶兵去追查王淨。
一入風起族,見當地居民拜皇後廟,那廟內所供之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月後,單於星當下跪了下來:“王後,你到底在哪,你可知道我找你找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