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功高蓋主
“這位公子,我見你相貌堂堂,出生必不凡。”突然間,一位卦師拉著王淨說道。
王淨回頭看他,隻見他相貌清瘦,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氣,憐他也是個讀書之人,聯想到幹奶奶講到的顯赫家境,便答話道:“先生你算錯了,我祖上不過是貴人家的奴仆罷了!”
那算命先生看了王淨一眼,搖了搖頭:“公子,你相貌貴不可言,將來必成大器!”
“承你貴言,我若金榜提名,便來此地謝你!”王淨說道。
“好,三日之後公榜,老朽便在此處恭迎公子高中,公子若中了,要到醉仙樓請我吃頓飯!”
“哈哈哈,好說好說,後會有期!”王淨抱拳說道。
三日之後公榜,皇上親自揭榜,王淨果然高中狀元,他欣喜萬分。
皇上說道:“自朕登基以來,北方止戰,百姓安居樂業,朕欲讓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卻苦無良策,今朕閱讀王淨的文章,茅塞頓開,先行仁政減租,再於淡季征用勞力修路,則可開通貿易,民強國富也!”
“皇上,減租之事牽一動百,臣擔心若敵人洞悉我國庫虧空,乘機發動戰爭,則江山岌岌可危啊,何況這王淨來曆不明,大有可疑,望皇上三思而後行啊!”掌管國庫的官員急急說道。
“望皇上三思啊!”緊接著一眾官員皆跪倒了。
那皇帝見此情形,便朝著一旁的宰相尹劍望去。
“劉大人,本官問你,若不減租,若一年不收租,會如何?”尹劍見到兒子被問住了,便問道。
“尹大人,現在國庫基本由租金維持,地方官員的收入也靠這租金。所以,如果不收稅,則國庫便要虧空啊!”
“如此說來,國家隻有農稅這一項收入了?”
“不完全是,還有一些商人的稅收,但是比起農稅來,實在是太少了!”
“若租金不減,洞用國庫請民修路如何呢?”尹劍問道。
“貿易之路,工程浩大,若是十餘年建成,國庫倒也不成問題!”
“十年?太久了。”皇帝不滿地說道。
“若抓緊一些,三五載也不是沒問題,隻是百姓以種地為主,臣擔心不能全心修路而有耽誤。”
“你們這群廢物,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那要如何才能行得通?”皇上始道。
“皇上請息怒,臣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劉大人。”那王淨在一旁說道。
“你問吧!”
“劉大人,請問東台國百姓多少?”
“我們東台國民強國盛,不下於千萬人。”
“那官員呢?”
“大到朝庭,中至州府,小至村寨,總不下於十萬人吧!”
“如此說來,我們現在國家是一百個百姓養一個官員了。”
“正是!”
“劉大人,敢再問一句,官員富足,還是百姓富足?”
“各在其位,各施其責,各有其樂。”
“劉大人說得好!百姓自得其樂,若逢災年,則官員苦還是百姓苦?”
“所謂禍福無常,這天災人禍之事如何能預料?老天若是降災,管你是天子貴族還是黎民百姓,一樣會降臨!”
“大人此言差矣,若逢災年,老百姓不僅收入無望,還要交租,實在是苦不堪言!百姓眾多,國庫實無力救助,他們隻能活活餓死!但是官員自有國庫庇佑,所以一到災年,餓死的總是百姓!”
一旁的皇帝點了點頭,問道:“王淨,你有何妙計?”
“國家要真正的強盛,就必須是百姓也富足!貿易通達,則百姓富足,剛才劉大人說了,一百名百姓養一個官員,若百姓減租,官員雖暫時收入減少,但是貿易通達之後,國庫又有了商貿的收入,必會更加富強!”
“好,說得好,朕就將這修路的大任交給王淨你去推行,限你在三年之內,修通大道達到七星國,朕要親自寫信給七星王,讓他要打通塞北要道,以後我們還要走出七星國,和國外人士通貿易!”
“皇上聖明!”
“王淨,我聽說你從小便隨父母流離到了七星國?”皇上設宴款待新科狀元,舉著酒杯問道。
“回皇上,臣自幼便出生在風起族,由爹教授我武功,幹娘教我識字和道理。”
“幹娘?看來你這個幹娘倒是個女中豪傑!”
“不過是個普通婦人罷了!娘說她出生在
到了東台,就是你的家了,
王淨就這樣領了命開始修路了!
他先將奶奶交給他的舊衣服送到了京都節度使大人處,王大人一眼認出這是先皇後之物,當下大驚,又翻看衣領處,不像是暗藏了什麼信件的樣子,隻有衣裳的內襟處有一串數字:“三五,七六,八四,五三……”不知其意,便趕緊招來王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