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澄泥硯(2 / 2)

“好一個感覺和經驗,小夥子你師從哪位名家?在哪家店掌櫃?”大背頭哈哈一笑,繼續問到。

“沒有師傅,也沒有資格掌櫃。”

“那你哪裏來的經驗?”大背頭很驚訝。

“我從小寫字畫畫,這麼點經驗還是有的,”謝斌依舊那副語氣,心裏卻有些不爽了,這人實在有些過分,你查戶口呢?

大背頭一拍手掌,驚歎道:“這樣啊,老趙,拿筆墨來,讓小夥子留幾個字看看。”

謝斌本想拒絕,不過一看小果果已經開始準備磨墨了,趙老爺子也開口道:“小謝,沒事,就寫幾個字讓我們這老家夥開開眼界,別看這條街上玩字畫的那麼多,可寫字寫的好的卻沒幾個,畫的好的就更少了。”

苦笑一聲搖搖頭,謝斌值得點頭。他從小練字,說起來還真沒什機會讓別人欣賞呢,偶爾在竹雕上刻倆字也沒什麼人看出點門道。謝斌倒是希望這個讓人不怎麼喜歡的大背頭能識點貨,好煞煞他的威風。

筆墨紙硯都是現成的,而且都是好貨色,尤其硯台還是一方古硯。國內有四大名硯,這塊就是其中的一種——澄泥硯。

澄泥硯是用過濾的細泥做材料製成的,質地堅硬,易於發墨,不損筆毫不損墨,比起那些石質硯台一點也不差,而且製造工藝相當考究,其複雜和難度甚至可以媲美瓷器。因為澄泥硯是需要先進行反複的捶打,然後塑形,再進行雕刻,最後才入爐煆燒,所以比較珍貴,傳世的上品較少。

以前幾千塊最多一兩萬就能賣到一塊不錯甚至有傳承的硯台。可是現在卻漲了好多,一塊沒什麼傳承的硯台都能要到七八萬甚至更多,品相好的有傳承的喊道幾十萬都是正常。

這塊澄泥硯雖然不算是上品,但是品相完好,這就已經非常難得了。而硯上刻有漁翁閑釣圖,栩栩如生,精巧細致,把它擺在桌子上,閑來磨點墨寫點字什麼的到也別有一番滋味。

硯台不錯,筆也是好筆,上好的紫狼毫。狼毫是硬毫筆,寫出來的字也是剛勁有力,是謝斌最喜歡的。要是謝斌的爺爺,則喜歡比較軟的筆毫,比如說羊毫或者兔毫,寫出來的字就顯得自然飄逸。

紙同樣是好紙,厚實光潔的手工宣紙,這價格怕是不一般,以前謝斌可沒有用過這麼好的紙,他爺爺倒是用過,可也當成寶貝似得,不讓謝斌亂動。

而墨也同樣的重要,好的墨塊製作過程也是很複雜的,古時候甚至會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使墨塊更有特色,而且寫出的字都帶著特異的墨香。現在謝斌眼前的這墨就是上好的鬆煙墨,最是適合寫字。

這麼多好東西擺在麵前,謝斌的手也真的有些癢癢了。不過想想平時這些東西隻能放著,任由兩個不怎麼會寫字的家夥充麵子,謝斌就覺得有些可惜。

看著兩大一小三個人興致盎然的望著自己,謝斌心裏豪氣頓生,讓你們見識見識本人的書法。想到這裏,謝斌提起毛筆,輕沾香墨,頓了頓,在光潔的宣紙上揮毫潑墨,一行大字出現在紙上。“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是出之劉禹錫的名句。這首詩是因為作者屢遭貶謫,但是意誌並未消沉,而且始終堅信自己的高風亮節和驚人才學會被世人所認識。

“好!”“好字!”趙老爺子跟大背頭一起喊好。

謝斌自己端詳一下,也覺得比較滿意,想不到好多年不動筆了,這功夫卻一點也沒落下。十四個大字個個剛勁有力,入木三分,折轉之間,頗顯功力。

此時聽到這兩位的稱讚,謝斌心裏也有些飄飄然,對大背頭的感覺也都好轉了一些,可惜謝斌沒有印章,要不然在蓋一個章留下名號就更完美了。

看著趙老爺子喜滋滋的那這幅字輕輕晾起來,大背頭也涎著臉朝謝斌道:“小兄弟,也給我寫一副唄,嘿嘿。”謝斌被這人給逗樂了,剛才還一副目指氣使的神態,現在立刻就變成了另一種模樣。

看到謝斌不語,大背頭又趕緊說道:“小兄弟,別看趙老頭一副文雅的模樣,其實是個教理科的老教師,對字畫什麼的一竅不通;可我宋振平寫的字雖說也不算好,眼光卻是沒得說,在這條街上那是數一數二的,”末了害怕謝斌不信,趕緊解釋道:“我在那邊開也有一家店麵,專營字畫的,小謝吧,你的字真的很不錯,不但勁道,而起還帶著一絲飄逸之風,顯然也是名家傳承的,不是我巴結你,這副字拿出去不比那些什麼名家差,要是拿到我店裏也能買個三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