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縣長是龍溪生態開發公司的大力支持者,龍昌去請縣長作一下指示,縣長說這已是民事糾紛,不再是經濟建設問題,行政人員插手進去,弄不好會鬧成政治問題,還是由法院來管吧。
龍昌隻得再去找法院,結果人家倒是沒拒絕他,隻說得繼續取證,運氣好的話,就一年半載,否則就可能三年五載,要龍昌他們做好思想準備,最好是有什麼正經事就先幹著,免得耽誤大家的生計。
拒絕得很有情理,村民們都看著龍昌還有什麼能耐,值不值得大家繼續信賴。龍信村一村民忽然想起似地透露說縣檢察院副院長就是龍誠村村長龍義的連襟。龍昌懷疑這村民的信息的可靠性,其他村民則氣憤又無奈地說千真萬確。
龍昌不想讓農戶們失望,也不想讓自己的公司受損,索性讓村民們簽上名,連同狀紙一起遞到地區法院和報社。
當然,龍誠村村長也沒閑著,也活動開了。
縣檢察院副院長梁正透過自家窗戶看著興衝衝上來的連襟龍義就暗暗叫苦,盡管進門後的龍義始終一副怯怯的笑容,梁正還是升不起平時親戚來訪時的愉快感。梁正已聽說龍義讓龍誠村跟四裏八村的村民都結了怨,犯了眾怒,可不好辦。
梁正問龍義為什麼要自作聰明去違規,龍義頗為委屈地說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人不隻他一個,隻不過他不走運而已。梁正說他太不老練,曆來是聰明的人慫恿或等待別人去違規後,自己再暗中跟著也犯那麼點規。見梁正沒拿大道理來教訓,龍義服從地點頭說自己文化少,見的世麵更少。
沒等龍義提出要關照,梁正就下了逐客令,說現在已有好多眼睛在盯著,大家還是暫時回避一下。龍義立即就有點來氣,覺得親戚一當了官,不僅不再象親戚,連人也不象了。
龍義堵著氣走了,但還是留下了循例帶來的鄉下水果和野菜,梁正沒怎麼謝謝,也沒叫龍義帶走。農村出來的梁正其實一直斷不掉對鄉下水果和蔬菜的偏愛,何況近年來城裏人已越來越重視無公害蔬菜對保命的作用,而龍溪鄉的野菜價格又已日漸高漲。
從窗邊目送連襟離去的背影後,梁正坐回沙發,一口連一口地喝起苦茶來,眼睛在客廳上掛著的司法條例和親戚照之間轉來轉去,最終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縱觀曆史,人生一世,也就是情義二字。雖然情義也誤人不淺,但就算利字當頭的今日,利字之外,人們在乎的還是情義二字。幫了龍義,會惹群眾非議,自己也撈不到經濟利益,還會給那些虎視眈眈的政敵和正想爬上來的下屬一個參奏的機會。但要是不幫,老婆會是第一個發難者,親戚們會聯合起來排斥。其他人可能會豎起大拇指說你是好官,可過一段時間後,早就把你忘了,甚至會暗中說你連親情都不顧,靠不住。
梁正繼續寬慰自己:我也想當個清官啊,但身邊都是不在乎原則隻重私利和狹隘情義的官和民,我一個人能起什麼作用?從來隻見殺了一個壞蛋後又冒出千萬個壞蛋,沒見過死了一個好人又跟上千萬個好漢啊!
梁正撥通了縣法院小王的手機,說如果要繼續審龍誠村違規私賣野菜的事,希望他看著辦,別太顧著熟人的情義。小王說知道。梁正相信小王知道該怎麼做。
小王大學畢業前,他爸爸就來找過老戰友梁正,後來就分在梁正身邊工作,幾年後轉到法院當了科級幹部。十年不到,就有資格做審判長了。當然,這十年來,身為縣物資開發公司經理的小王的哥哥也沒少往梁正等相關人物的賬戶上填數字。
看著家裏存折上的數字越來越往後延伸,梁正也曾一次次地提醒自己要注意尺度,但結果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諒解自己:都是親戚朋友來求,不給點方便,以後誰還願意來湊熱鬧?要命的是,這年頭樣樣都離不開錢,世人都在攀比著提高生活水平和人生質量。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要是退休後沒點錢在身上,誰會來尊敬?兒孫們怎麼買房和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