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種吧。”
“不懲戒一下,他們會越來越過分的。”鄉長說。
縣長說世上沒有緩和不了的矛盾,人心都是肉長的。
一行人重頭再來。天黑以後,盡管手腳照例沉重得不聽使喚,大家還是多派了幾個人值夜班,而且放了冷水在旁邊,不停地洗臉。結果老天下起了大雨。大家雖也較早感覺到了雨的信息,但雨來得太急,最終每人隻抓住了一把樹苗和菜秧。
大家哭笑不得地說怎麼就沒想到去看看天氣預報呢?村長苦笑說這窮村裏連部電視都沒有呢。鄉長又請示縣長怎麼辦,縣長反問大家想怎麼辦。龍昌不服輸地說上次是被群眾考驗,這次是被老天考驗,接下來就看能否過得了自己的心理關了。縣長點頭說天時和地利往往來自人和,再堅持堅持吧。
大家又再栽種了一次。為防天地再作怪,蓋上了塑料蓬。縣長還特意多呆了一天,陪大家仔細守護來之不易的樹苗和菜秧。
想不到縣長和鄉長他們這麼有耐心,看來是真有心為村民們做點好事了,龍塵村多數村民開始看不下去,都來認真地跟著忙前忙後起來。還不全信的,也能走出家裏來跟著幫上幾手。
一隊外村人騎著從城裏買來的摩托車,停下來看縣長他們維護秧苗,很不屑地跟鄉長說響鼓不用重錘敲,對那些已經麻木了的懶牛,就算再抽斷十根鞭子,也不會跑起來的。
龍塵村人聽著不太入耳,一個老人帶著一幫村民過去警告外村人別太瞧不起人,外村人呼呼地發動起摩托車揚塵而去,大聲地丟下一句刺耳的話:
“就是看死你們不會懂得珍惜腳下的土地。”
氣紅了眼的龍塵村老人擲地有聲地跟縣長保證說一定會讓大家看到樹苗和菜秧茁壯成長起來,請縣長先回縣裏去,叫幾個技術員來指導一下就行了。縣長半是關心半是激將地說如果做不到就不要硬撐,老人當即折斷一根枯枝說誰願意糟蹋自己的土地?誰願意到外麵看人家的臉色?縣長較為放心地離開了。
和遊客代表們快要走出龍塵村地界時,縣長的心又一次被揪緊,龍溪村的一幫孩子正可憐巴巴地懇求老板們再給幾個錢去買書本。鄉長叫大家別上當,說他們一轉身就拿去買吃的了,縣長卻說也就那麼幾塊錢嘛,平時大家出去吃個公務餐都不止十幾塊啦。龍昌說幫助那些真的無能為力的人,多一點也無妨,給那些隻會伸手的人,就會助長好逸惡勞的風氣。不過,一時之間誰能弄清受施者的真假呢?
鄉長立即轉個話題來順應縣長的好意,問縣裏可否對龍塵村增加些扶貧力度,否則肚子餓時,他們對栽花種樹的興趣是難以維持下去的。縣長說可以考慮。龍昌卻說扶貧的力度夠他們度過難關就行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多派幾個懂行的人下來指點他們怎麼靠山吃山又不讓山變成清瘦的光頭。要是讓他們覺得靠救濟金也能基本保證溫飽,那就不會有誰去賣力耕作了。縣長又點了點頭。
回到臨近的龍翠村,龍昌忽然發現龍翠村邊界的草有些枯黃了,顯然是受了龍塵村的連累,近枯者黃。縣長叫聞新認真拍下來,並仔細解說這個現象的深刻啟示。
走出龍翠村,進入同樣翠綠的龍碧村時,縣長和龍昌他們發現邊界處都冒出了樹根和小樹,幾乎掩蓋了邊界線,顯然是近綠者茂。縣長又叫聞新慢慢拍下來,跟龍翠村與龍塵村的邊界景象合在一起,做成鮮活的教材,濃墨重彩地宣傳。
龍昌請聞新趕緊把錄像帶回電視台,爭取早點播出來,千萬不要等到拍完龍溪生態的開發過程才交貨,萬一電視台中途換了領導,就可能要節外生枝了。
聞新立即從鄉裏開著他的采訪車朝省城趕去,縣長、鄉長、村長和村民們也馬上在心裏期待起來,不知到時播出來會是個什麼樣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