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九章:南行歸來的龍昌(3 / 3)

龍昌忍痛把請假假的工友的材料交給了廠紀律科,最後是人事科借機儆效尤,炒掉了事。工友們從此真正領教了龍昌對底線的堅持,不再隨便去請假,就算真有急事,也實話實說。被扣錢時,自然不舒服,但都沒法怨龍昌。

奉守規矩的龍昌卻沒能在廠裏呆多久。廠裏的大老板是個外國女人,有個車間裏丟了兩次原料,有人盡職地捅到那女人耳邊,那女人立即就下來大發雌威,要所有車間的工人都跪下脫衣檢查。工人們心裏憤怒,但為了飯碗,都忍辱接受。龍昌卻火冒了,大聲吼那女人道:

“你們不是很講究法律嗎?你有什麼真實的證據?”

女老板指手畫腳道:

“你是誰?想做勇士?勇士的結局往往很慘的。”

龍昌說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女老板不屑道:

“連我們瞎編出來的連續劇都能被迷倒的國民,有什麼資格跟我大聲說話?”

“我從來不看那些無聊的連續劇。另外,你們不是很強調民主嗎?民主有強行脫人家衣服的嗎?”

“向來言行不一的國民,有什麼資格要求民主權利?”女老板繼續冷嘲熱諷。

龍昌更火了,狠狠地道:

“當年八國聯軍的老大如今都不敢隨便在我們地盤上撒野,你算老幾?你敢搜我,我保證跟你鬧到國際法庭去,除非我們的政府變成了你們的孫子。”

女老板似乎有點被鎮住了,叫財務部給龍昌結算工資,讓保安監督他快點滾,一刻都不準停留。龍昌冷笑:

“這廠裏也是中國的土地,你沒有權利叫這土地上的合法公民滾蛋,你以為來投點小資就覺得有治外法權了?不過,我會走的,我沒眼睛看你們這些野獸和綿羊。”

龍昌快速地昂然離去了,又回到朋友處。聽了龍昌的陳述,朋友也很憤怒,說他即便走黑道,也還知道臉麵兩個字。朋友打算叫人伺機在那女老板的臉上劃幾刀,也當一回民族英雄。龍昌阻止說使不得,否則到時進監獄的隻會是自己,畢竟現在的國民更看重的是老外的錢,沒多少人會在乎民族氣節的。

當晚,幾個工友打電話約龍昌喝點酒。龍昌估計他們是良心上過不去,想解釋一下自己的忍辱行為,順便送別。畢竟伸手不打笑臉,龍昌同意赴宴。

工友們說很敬佩龍昌的氣節,但擔心龍昌到頭來是白勇一趟,因為以前也鬧過類似的糾紛,結果雖然民眾的聲討聲很大,地方政府卻隻是遺憾一下,就大事化小,工人們繼續去上班。

龍昌歎道:

“我爺爺曾說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不過,我也不苛求你們。再見吧。”

幾個工友突然站起來說他們已拿了工資,決定去找敢於為民眾說話的那幾家媒體反映那女老板的暴行。那幾家媒體如獲至寶地相信了龍昌他們,派了記者去。但留下來的工人們卻都沉默了。好在當時有個工人躲在暗處拍下了強行脫衣的情景,而後趕緊避開保安,翻牆出去,把視頻證據交給了龍昌。記者亮出視頻證據後,那女老板發了瘋似地叫保安去搶。龍昌恥笑說:

“這是翻拍的,原件在外麵,你能搶得了多少?”

龍昌又痛心似地對保安道:

“如今在中國找碗飯吃其實不難了,我真可憐你們。”

報社和電視台立即以少有的合作姿態,語氣強烈地報道出來,一下子掀起了民族風波。一些激動的國民揚言要組成秘密偵探隊,把那臭婆娘綁架起來交給國際法庭。

但那女老板早已悄悄逃回本國,中國地方政府也隻好遺憾一下了事。

龍昌突然很想念爺爺龍科。辭別幾個工友後,龍昌跑到河邊流了一個小時的淚,害得路過的行人以為他要尋短見,趕緊找來保安勸了一通。

哭笑不得的龍昌感謝幾句後,很想問保安:

“如果你們的老板是外國人,你也會聽從他的命令來羞辱同胞嗎?”

龍昌想想還是不問了,悲哀著堅信前段時間的發現:如果再次麵對外來侵略,估計漢奸還會是世界之最。但怪誰呢?家長不能成為兒孫們信得過的主心骨,兒孫們不內訌和明哲保身還能怎麼著?人都有先顧自己的本能。

龍昌忽然間很得意於他盡管隻是專科生,但始終沒忘記自我進修,而且看專業書之外,也喜歡上了社會科學書籍。

有幾家中國公司的老板不知出於愛國心還是炒作目的,對媒體放話說他們要留著個經理的位置給民族英雄龍昌,龍昌那幾個棄暗投明的工友如果願意加盟的話,一樣歡迎。

龍昌奢想著那幾家公司親自來請,以使自己值價些,但終於沒見哪個老板親自上門來,龍科決定不去那幾家公司。

龍昌突然厭倦了機器製造,甚至覺得機器製造往往被用來破壞人類和平。

龍昌找到一家專做環境保護生意的公司。新老板似乎不知道龍昌的事,答應他從工人做起的要求。磨了半年後,龍昌不僅業務技術大進,還改進了公司的局部做法,給公司找來了好幾單大生意。老板不得不任命龍昌為拓展部經理,回內地開辟旅遊景點。龍昌正想回家一趟。

自己出錢隆重地操辦了祖父龍科的喪事後,龍昌又到龍溪村祠堂裏拜了拜。

龍溪村人以為龍昌發跡了,很想聽他的輝煌故事。龍昌說他離富翁還差得遠,目前隻夠糊口而已,這次是奉老板之命,回來找點生意做。

因龍昌曾放過狂話,鄉親們總覺得龍昌很象是回來振興龍家,於是恭維幾句後,就暗中等待著觀看龍昌怎麼中興龍家。

龍昌很清楚,要想盡快振興龍溪村,最好是馬上坐在龍溪鄉鄉長的位置上,但他連個公務員都不是,在上麵已沒有過硬的關係,根本沒有進入公務部門的條件。就算是選個村長,即便他能口吐蓮花,但離家多年,鄉親們還沒見過他的煉金術和管家能力,所以也不可能得到多數村民的選票。新的村領導也才上任一年,還沒撈回投出去的本錢。不過龍昌也不氣餒,他知道凡事都不會按照凡人的設想來出現,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另外詮釋被遺棄已久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道理,接過已癱瘓的龍溪生態開發公司做下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