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二章:龍當的地下活動(2 / 2)

老是不在家的龍當早就引起了龍科的懷疑,問起時,龍當總說要到城裏賣點山貨給龍當龍榮和龍昌他們做學費。

但有人來神秘地說見到龍當幾次跟一個當官的在縣城角落裏親切地交談,十有八九是為了龍繁的前途吧。又說龍科家以後又要出官人了。閑話者還順便恭賀了龍科,說日後龍繁發跡了,可別忘了鄉親們。

龍當再次故作鎮靜地回到家時,龍科沒有象往常那樣愉快地接受他從城裏帶回的禮物,劈頭問道:

“你竟然去走後門了?你怎麼讀的聖賢書?”

龍科不爭辯,隻說在城裏碰到老同學,總得打個招呼吧,否則豈不顯得自己太不大方了?

“但我可從沒進人家的屋子和辦公室。”龍科強調。

似乎還保留著點骨氣,龍科隻得相信兒子,否則也就等於否定了自己對兒女多年的仁義教育了。

楊誌國真的下來了,龍當心上繃緊的弦鬆弛了些,盡管表麵上依然硬撐著不露出焦急的神態。

楊誌國順便到龍科家看了看,沒見著龍科。龍當已哄龍科到山上看他種的樹子去了。

楊誌國還跟著龍當去看了祠堂,見祠堂裏掛著的成排字牌,覺得雖然龍科落伍了點,但對祖宗的那份虔誠可嘉。楊誌國輕輕地點了頭。

楊誌國臨走時,龍當才介紹了龍繁。見龍繁雖然算不上儀表堂堂,也像個人才樣,讚許說龍溪村後繼有人了。龍繁趕緊謙虛說還希望領導多加教育呢。楊誌國馬上就鄭重地說黨和政府正要大力搞建設,絕不會浪費人才的。

離開時楊誌國發現車上多了些土特產,會心一笑,沒多說什麼。

事後才知道楊誌國下訪的龍科麵對著村裏人的羨慕和嫉妒,一直說那隻是領導關心群眾而已,沒別的意思。在家裏,龍科沒表揚龍當,也不再批評他。

幾個月後,龍繁到農業局上了班。雖然進不了縣委機關,但已是能撈點油水的部門,同時也存在著升遷的機會。

一些村民又來百味雜陳地羨慕龍科,說又出了吃皇糧的人,而且農業局離縣委不遠呢。龍科依然說並不奢求什麼,隻要龍繁能認真報效國家就是了。龍當樂在心裏,嘴上則隻說“哪裏哪裏,過獎過獎,不敢當不敢當”之類的籠統謙辭。龍當心裏想說的是“承你金口,希望龍繁能應你金言”之類的話,但他知道這種回答隻會招來村民的閑話,父親龍科聽著也不入耳。

龍繁去上班後,龍科並沒有輕鬆,反而多了份牽掛,時不時就到床邊讀書來平靜自己。同伴們說他都快要入土的人了,還看什麼線裝書?龍科舉著放大鏡說活到老學到老。孫子已讀了大學,做爺爺的不多學一點,怎麼繼續教育後輩?

祖上的一個故事吸引了龍科,說是一個名叫龍潛的中了進士的祖先,做了一任縣官後,因要趕走那隻有後台卻不學無術的主簿,被主簿叫人來打了一頓。龍潛告到府裏去,收了對方錢的府裏竟教育龍潛看開些,和諧才能生財。龍潛幹脆回家設館教書,專教學生們怎麼為民做主,怎麼剛正不阿,於是,一個明亮的月夜裏,私塾裏起了無名火,龍潛被燒死在了私塾裏。清理現場時,人們赫然發現龍潛竟保持著坐姿,大概起火時,正入神地讀書或寫字。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幾年之後就把龍潛傳成了神,給立了碑。

合上家族故事本,龍科又想起正讀著政史係的龍繁,歎道:

“達則兼濟天下,窮了再獨善其身吧。”

窗口吹過一陣涼風,龍科打了個冷顫,感覺自己似乎受涼了,不解地自問道:

“好不容易開了這扇窗,竟然就感冒了?”

龍繁工作兩年後,龍科家又響起喜慶的鞭炮聲。龍繁結婚了,娶的是農業局局長的千金錢蓉。有心人卻發覺龍科的笑臉像是擠出來的,缺乏真誠的熱度。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