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二章:龍當的地下活動
回校前,龍科單獨批評了龍繁,說一進入大學就學會欺騙大人了,果真是時代變了?龍繁說是學校覺得他的政治成績不錯,為了不埋沒人才,才安排他進政史係的。也不光是學政治,還有曆史。畢業後不願從政的話,也可以教書。
龍繁高考時的政治成績確實相當高。見孫子這麼受重視,還能學點曆史,也可以不卷入官場,龍科不再追究。
轉眼間,龍繁就到了大四的上學期。
龍科晚飯後問龍繁,除了教書外,聽說可供選擇的部門也不少,究竟想幹哪一行。龍繁沒有直接回答,說有些有門路的同學已在為工作活動開了。龍科卻擺手說:
“別說我們沒那個後門,就算有,也得堂堂正正地走前門。你最好是先回咱們鄉裏來幹。不先把老家建好,怎麼對得起父老鄉親?不先積累基層經驗,能做得出什麼大事?”
龍繁照例點頭答應,而後打算偷偷去找同學幫忙。
龍當也不讚同父親的看法。就因為成分不好,又沒什麼實權人物幫著說話,龍當才一直沒機會讀大學,更沒條件進入能說得起話的機關裏。幾十年低著頭的日子使龍當總是憋著氣。近來因老同學的幫忙,才在近天命之年成了鄉農技站站長。雖然不算什麼官,但大小也升了點檔次,得到的尊敬目光也多了,來找的人也多了,說話也比以前管用了。龍當越來越懂得近水樓台的好處,更懂得起跑線的高低對於人生的重要性。麻煩的是叔叔龍學家的關係都在鄰縣,幫不了什麼大忙。好在還有幾個摘了政治帽回縣裏當了實權官的同學,看在伸手不打笑臉的份上,同學也許會伸出點援助之手拉龍繁一把。不過龍當沒跟龍繁說,他怕龍繁嘴不穩而傳出去,也怕龍繁得意地放鬆起學業來。
借著到城裏賣點藥材的機會,龍當到縣委附近去瞎轉,希望能碰到初中時的同學楊誌國。楊誌國在組織部當著副部長。當年楊誌國家因為成分不好,曾下放到龍溪公社,楊誌國就跟龍當在龍溪學校的中學部成了同病相憐的同學兼好朋友,常常一起回避或反擊別人的嘲笑。初中畢業後,楊誌國家有人拉了一把,回了縣城。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轉了三圈後,總算見到楊誌國出來了。龍當特意從另一邊繞過去,裝成巧遇的樣子。自然是龍當先打招呼。見沒別人在旁邊,楊誌國跟龍當聊了幾句。
以後的每一次見麵都在一個星期以後。第二次見麵,楊誌國問了龍溪村的近況。第三次時,龍當羨慕楊誌國的幸福,楊誌國說身體已大不如前,有風濕痛了。龍當當場給了他一點草藥,叫他盡管拿去試試。第四次時,楊誌國感謝龍當的藥使他的腰好受多了,問龍當還有沒有那些藥,因為他的一些朋友也正受著風濕之苦。龍當翻了翻布袋,驚喜地說正好還有一小包隨身帶著,給了楊誌國。楊誌國有點疑惑了,問龍當怎麼會帶藥在身上,龍當說農村人日曬雨林的,身上隨時都會痛,又沒錢進醫院,隻好帶著草藥自救。第五次,楊誌國收了龍當的臘肉和新鮮蔬菜後,問龍當做了爺爺沒有,龍當說還沒那個福氣,大兒子才差不多大學畢業,不知道會被分到哪裏。龍誌國問他打算讓兒子幹什麼,龍當說當然最好是跟著楊部長這麼平易近人的領導學習,才會進步得快。
看著龍當那傳統農民的謙卑,楊誌國相信龍當的恭維話是真心的。
跟龍當見到第六次麵時,楊誌國說下個星期會到龍溪鄉調研一兩天,時間充足的話,會去看看世侄龍繁的學業情況。
龍當發電報給龍繁,說家裏有急事,叫龍繁哪怕請假一個星期,也要回家來。好在省城離龍溪村不到一百公裏,龍繁的學業也不太緊張了,龍繁拿了電報給班主任看,班主任沒說什麼就批了假。
龍當先到路口接住龍繁,說了叫他回家的原因,叫他趕緊想個理由,以應付爺爺的詢問,龍繁說,就說是學校放短假給大家準備論文。龍當拍拍龍繁,告誡他到時候別露出馬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