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兵和兵不一樣(1 / 2)

八十年代最末那一年的春季,史上第一次的春季招兵相當火爆。某警備區政治處的新聞幹事姚魯,負責東峰市三個縣的兵員,他來得比較早,東遠縣和招虎縣已經定兵了,三潭縣的兵也收尾了,正在看最後一個兵的簡曆,這個兵是剛從四戰區快返部隊計劃單上劃回來地,聽鎮武裝部丁部長說,正兒八經高中畢業,多才多藝,絕對地好苗子。

身體也很好,驗過飛行員。

有點兒奇怪。要是關係兵的話,直接就有人提溜東西來串門兒了,這個兵不是。警備區一共在這個鎮上招了五個兵,那四個兵都家訪過了,多多少少地跟上麵都有聯係,隻有這個兵,一開始人家四戰區快返部隊花名冊上第一個就是他,標簽就是純山裏孩子,能吃苦。

這個轉折可夠大地。

正猶豫著是不是要定下來去家訪,一起招兵的範排長領著兩個女的進了他的辦公室。

兩位高中女老師。

“這位首長,我可跟你說,這個,我的學生,葉紹洪,你一定得帶上,這個孩子是個好孩子,就是我們不會教,沒教出好來,他考大學沒希望了,到了部隊你們多費費心,他指定是個好兵。”

那位卷頭發的女老師一臉的著急,就好象他自己的兒子,要錯過出國機會似地。另一位長頭發年輕女老師低頭看著招兵花名冊,花名冊上就隻有葉紹洪那一欄上沒打對勾。

“這怎麼還猶豫呢,這麼好的兵,搶都搶不到。”這位女老師的對象就是鎮武裝部丁部長,部隊招兵的流程懂得狠,拿起筆,就在葉紹洪那一欄的後麵打上對勾了。

要是光按流程的話,那個還未家訪過的孩子,就這一個對勾,這兵就算定了。

一個對勾決定一個孩子的命運。

龍山鎮馬鞭山村高中畢業生葉紹洪,就從這一刻開始,成了一個有軍籍的兵。

送走了兩位熱心學生前途的老師,剛準備去鎮武裝部丁部長那兒說一聲兒,部隊的急電就來了,明天早晨4點,所有的新兵去東峰市集結,在下藍火車站等運兵的專列。

時間夠緊,家訪是來不及了,兩位老師說了,他們也是葉紹洪的家長,情況一清二楚了,絕對不會坑部隊。

算就算吧,一個沒有什麼關係的山裏孩子,就算差點兒也差不到那兒。

“範排長,趕緊通知丁部長,六點半新兵集結,讓丁部長找個車,把鎮上的五個兵送到三潭縣交通招待所,咱們這就走,去縣城。”姚魯把桌上的花名冊放到包裏,隨身的行李讓武裝部參謀給拿到了樓下。

鎮長領了一個人過來找姚魯,是位領導,鄰縣的一位副縣長。

想頂兵,用他親侄子,把葉紹洪的名額給頂了。那鎮長往姚魯的包裏塞了一個厚墊墊地大信封。

“別,這可不行。”姚魯心裏有點煩了,一伸手把信封扯出來,扔給了那位副縣長,這社會,一位副縣長就這麼帶著一信封的錢,大老遠跑來,就為了給自己的侄子頂別人的名額。

“這位領導,咱都這麼大領導了,何必呢,跟一個山裏孩子爭名額。”姚魯這時候心裏確定了,葉紹洪這個兵,確實不是關係兵。

……

葉紹洪正在一趟一趟地過山背石頭。

馬鞭山村,不通公路,連馬車道也沒有,山裏出的那些石頭,隻能靠人工背,過了山,有個鎮長的親戚在公路口開了一家外運公司,一拖車石頭給五塊錢。

葉紹洪拖了五車了,再拖最後一車,拿到三十塊錢,就是自己當兵的花銷。葉紹洪的爹說,在部隊花不了多少錢,就是備著,有個萬一。

背完最後一趟石頭,葉紹洪碼好青麵條石,往脖子上壓好護肩,套好車轅套,拖著拖車往公路口走。

還要翻兩個坡才能到。老爹今天借了馬車去魚岔拉鹽去了,本想等老爹回來,可以省省力氣。

村裏民兵連長找到他,急豁豁地說,趕晚上就要去縣城,葉紹洪不敢等了,隻好自己當牲口。

為了那三十塊錢,來回要拉六趟,最害愁的就是那個馬鞭尾。

二裏長的上坡,牲口都累得大喘氣。

最後這一趟,葉紹洪實在是累極了,就差十幾步了,死活就是拉不動了,“他娘地,這五塊錢怎麼就這麼難掙呢。”

“算了,扔半道上算了。”葉紹洪手一鬆,車把撬起來了。

“三弟,摁住了。”趕集賣貨的二哥騎著三輪車,從公路那邊過來了,一看到葉紹洪累得那樣,怕出危險,一個高兒從三輪車上蹦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