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能說什麼好呢,禍事已出,多話都是無用的。
櫻娘安慰道:“親家嬸子,你也別難過了,哭多了對身子不好。仲平正在做飯哩,好歹你們一家四口先吃飽飯了再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再慢慢商量著。”
櫻娘雖然嘴上說得似乎很輕鬆,心裏其實著急得很。家裏沒有空屋子給他們住,他們在這兒沒有地,也找不到什麼好營生。伯明的榨油坊還得秋收後才能開起來,他們難不成就要一直住在這裏?
雖然說村裏不能收留外麵來的流民,可是這是招娣的娘家,屬於親戚,住多久周裏正也是管不了的,反正他們若是出了什麼事,到時候找薛家就行。接濟他們幾日倒是沒問題,長久下去,一家子都要被拖累。
這時仲平已將飯菜做好了,就是做了十幾個玉米餅子,再炒了兩個菜。他將這些端在了院子裏的桌子上,擺上筷子。
這些桌子還是昨日從各鄰居家借來辦酒席的,還沒來得及還。伯明招呼著他們趕緊吃,這時招娣朝仲平使了個眼色,兩個悄悄進自己屋了。
招娣眼睛紅腫,無奈地歎了歎氣,小聲地說道:“仲平,你說該怎麼辦?咱家的錢都放在線衣作坊上了,現在身上隻有一千文錢,得留著自己過日子,哪怕都給我娘家,他們拿回去也蓋不起屋子。何況我娘家裏現在連地都沒了,回去也是餓肚子。”
仲平擰著眉頭,也是發愁得很。可是他一時也得不出個主意,便道:“先過幾日再說吧,大嫂主意多,到時候聽大嫂的吧。”
“可是咱家沒有空屋子住,咋辦?”
仲平鎖眉尋思了一會兒,說:“今夜咱們住到爹娘的空屋子裏,把咱們這屋留給你爹娘住,你兩個弟弟就在炕邊打地鋪睡吧。等會兒我帶你兩個弟弟去山上砍樹,趕緊蓋一個木棚出來,就像梁子那樣先對付著吧。”
招娣點頭,“也隻能這樣了。”
他們倆商量完這些就出來了,柳氏他們這下也吃飽了。仲平就帶著招娣兩個弟弟上山去了,伯明和季旺還完桌椅後,就都下地幹活去了。
金鈴由雲兒帶著去池塘那邊洗衣裳去了,櫻娘抱著念兒來線衣作坊這邊來了。
院子裏現在隻剩下招娣帶著小暖在陪著她的爹娘,柳氏見大家都走了,不需顧忌什麼了,就說:“招娣啊,你比你兩個姐姐日子過得強多了。都怪爹娘當初沒那個眼界,沒把你兩個姐姐也帶到永鎮來賣了,早早把她們嫁了人,卻吃那種苦頭。”
招娣想到兩個姐姐,心裏難受極了,“娘,你也別自責了,咱們齊山裏大多數姑娘不都是嫁到山裏頭麼,逃出來的也隻有那麼幾十個。跟我一起被人買回來的,過得也並非都好。聽說嫁到蔣家村的那個菊花,家裏窮得叮當響不說,還成日裏挨婆婆的打。五日前她都要生孩子了,她婆家一點兒也不急著找穩婆,最後等穩婆過來時,她就……難產死了,孩子不知是怎麼的自己出來了,還是活的。因為是個兒子,她的男人和婆婆還歡天喜地的,聽說都沒為她流一滴淚。他們把菊花抬到山上隨便挖個坑就埋了,連喪事也懶得辦,說怕晦氣帶給孩子。”
招娣說到這裏又連聲歎氣,“還有幾個過得也不是很好,隻不過比菊花要強些。也有兩三個過得還行,跟我差不離,人家還都是因為生了兒子後,婆家才對她們好起來的。”
柳氏聽招娣說了這些,欣慰地說:“幸好當初買你的是仲平家,上回仲平去齊山,我就瞧出他對你的好來。我和你爹苦命了一輩子,總算盼到了這麼一個好女婿。”
招娣知道她的爹娘把指望全放在了她和仲平的身上,她也不好將家裏的難處跟爹娘說,隻好先不提此事,隻是嘮著家常。
櫻娘抱著念兒坐在作坊門口玩著,才過一會兒,銀月也抱著小語來了。
銀月一來就說道:“大嫂,剛才叔昌從地裏回來拿東西,說在路上碰到了二哥和二嫂的兩個弟弟。聽說二嫂娘家四口人全來投奔二嫂家了,二嫂家能養得活他們這麼些人麼?”
櫻娘笑道:“你消息還挺靈通,才這麼一會兒的事就被你知道了。如今咱們都分了家,你二嫂家能不能養得活他們,咱們也不好插手。況且這隻是暫時的,慢慢的總能想出辦法。你二嫂的娘家也不是死皮賴臉的人,應該能想出辦法謀營生,養活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