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不單是出於攀比的心態,它的根源更為基本——它源自人們心中三條非常簡單卻非常強大的動機:盡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確決定、獲得他人的認同、用積極正麵的角度看待自我。

英國征稅通知函上那個看似很小的改動,之所以產生了如此顯著的收效,是因為它同時滿足了這全部三條動機。在這個忙碌的、信息量超載的社會裏,“大夥怎麼做我也怎麼做”是一個通往明智決策的、相當高效的捷徑,無論人們要做的決策是看哪場電影、頻繁光顧哪個餐館,或是像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的例子,要不要繳稅以及何時繳稅。

看到絕大多數人都按時繳稅這個事實,會激起人們想要跟別人一樣做的願望。畢竟,如果遵從絕大多數人的做法,就很有可能得到他們的認同,擴大人際圈子的概率也會增加。最後,在英國民眾收到稅務海關總署通知函的這個案例上,第三個動機(用積極正麵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被激活了。絕大多數人大概都不願賴賬不還吧。同樣,要是某人認為社會上人人都是吸血的水蛭,那他大概也很容易做個水蛭。但是,了解到有這麼多英國民眾都按時繳納稅款,那些拖著不交的人會覺得自己在白占便宜。在那條信息麵前,通過繳稅來跟從大多數人的行為,會幫助此人重塑正麵的自我形象:我是個盡職盡責的公民。

考慮到社會認同原理的力量有多麼強大,人們對它的忽視實在令人吃驚。本書作者中的兩位曾經與行為科學家傑茜卡·諾蘭(Jessiolan)、韋斯·舒爾茨(Wes Schulz)和弗拉達斯·格裏斯基威舍斯(Vladas Griskevicius)共同做過一係列研究,請數百名加州房主評估4個能幫助他們節約家庭能耗的潛在原因,看看哪個對他們的影響力度比較大。4個潛在原因是:(1)節約能源有助於保護環境;(2)節約能源對子孫後代有益;(3)節約能源可以節省開銷;(4)許多鄰居已經采取了節約能源的行動。

相當一大批房主都把“許多鄰居已經采取了節約能源的行動”排在了最末。得知這種情況之後,我們又在加州南部的一個社區裏做個了實驗:隨機選取一批家庭,上門給他們展示上述4條理由,但每個家庭隻能看到其中的一個。有些居民看到的是節能對環保有多大好處,有些看到的是對後代的益處,還有些看到的是節約能源能給家裏省多少錢。最後,第四組居民看到的是一項近期的調查結果,上麵寫著他們的大多數鄰居都在積極嚐試節約能源。

大約一個月後,我們再上門去測試他們的節能狀況,結果發現,最能讓人們切實改變行為的,就是那條社會認同的消息——雖然在先前的實驗中,大多數受訪者都不肯承認它會起作用。有趣的是,先前實驗中的大多數人認為最能讓人節能的理由是保護環境。但在第二項實驗中,環保的信息對節能狀況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從眾不單是出於攀比的心態,它的根源更為基本——它源自人們心中三條非常簡單卻非常強大的動機:盡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確決定、獲得他人的認同、用積極正麵的角度看待自我。

英國征稅通知函上那個看似很小的改動,之所以產生了如此顯著的收效,是因為它同時滿足了這全部三條動機。在這個忙碌的、信息量超載的社會裏,“大夥怎麼做我也怎麼做”是一個通往明智決策的、相當高效的捷徑,無論人們要做的決策是看哪場電影、頻繁光顧哪個餐館,或是像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的例子,要不要繳稅以及何時繳稅。

看到絕大多數人都按時繳稅這個事實,會激起人們想要跟別人一樣做的願望。畢竟,如果遵從絕大多數人的做法,就很有可能得到他們的認同,擴大人際圈子的概率也會增加。最後,在英國民眾收到稅務海關總署通知函的這個案例上,第三個動機(用積極正麵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被激活了。絕大多數人大概都不願賴賬不還吧。同樣,要是某人認為社會上人人都是吸血的水蛭,那他大概也很容易做個水蛭。但是,了解到有這麼多英國民眾都按時繳納稅款,那些拖著不交的人會覺得自己在白占便宜。在那條信息麵前,通過繳稅來跟從大多數人的行為,會幫助此人重塑正麵的自我形象:我是個盡職盡責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