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盧斯的進軍 3.殘酷的市區爭奪戰
1942年9月中旬,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分析了南方前線的形勢。兩人指出,德軍正在用進攻來掩飾其虛弱,德軍已經沒有兵力完成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戰略計劃了;南線德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第6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遭到重創,已經無力占領斯大林格勒。
兩人還指出匈牙利、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等國軍隊的優點和弱點。各仆從國軍隊的裝備不足,軍事素質低,就連防禦戰中都缺乏戰鬥力。主要的原因是,各仆從國的軍隊官兵對戰爭的抵觸情緒十分嚴重。
與之相反,幾百萬蘇軍官兵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戰。經過1年多的艱苦奮戰,蘇軍廣大官兵得到了鍛煉,從德軍那裏學會了很多東西。同時,蘇聯的兵工生產有較大發展。蘇軍統帥部正在組建全副新式武裝的戰略預備隊,至11月份,蘇軍將擁有更多的機械化部隊和坦克部隊。
兩人同時指出,在當前階級,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傷亡太大,以現有兵力無法給予德軍毀滅性的打擊。最後,蘇聯統帥部決定:第一,蘇軍繼續以防禦消耗軸心國軍隊;第二,準備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圍殲軸心國軍隊。
不久,斯大林派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迅速返回前線,爭取早日發動大反攻。
為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希特勒從高加索等地調來了10個師的兵力。此時,在斯大林格勒戰線的德軍達到50多個師,加上仆從國的軍隊,共l00多萬人。其中直接進攻斯大林格勒市的兵力為17萬人。德軍擁有1700門大炮和500輛坦克。
當時,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擁有6個集團軍,東南方麵軍擁有4個集團軍,兩大方麵軍共擁有120個師,總兵力100多萬人。
9月13日,德軍向市區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德軍4個師從亞曆山大羅夫卡發起突擊;另有3個師從薩多瓦亞車站發起突擊。
14日黎明時,德軍付出慘重代價,緩慢向北進攻到“街壘”工廠、“紅十月”工廠小鎮一帶。當天,德軍出動3000架次飛機,不斷轟炸和掃射市區軍民。
斯大林格勒的形勢越來越危急,炮擊和轟炸的喧囂聲此起彼伏,但英勇的蘇聯人民毫不畏懼。人們躲在一座座廢墟上向德軍射出複仇的子彈,每座廢墟都成了蘇聯人民的堡壘。
上午7時30分,德軍衝進學院大街;7時40分,蘇軍第30機械化旅第1營被德軍包圍。7時50分,雙方在馬馬耶夫崗地段和火車站一帶展開激戰。
8時,德軍攻克火車站。8時40分,蘇軍奪回火車站。9時40分,德軍攻克火車站。10時40分,德軍突入普希金大街,距離崔可夫的第64集團軍指揮部僅600米。11時,在30輛坦克支援下,兩個團的德軍進攻到專家大廈附近。13時20分,蘇軍通過浴血奮戰奪回火車站。
下午,德軍占領斯大林格勒第一火車站,蘇軍第62集團軍被包圍了。此時,斯大林格勒方麵軍主力位於第62集團軍的北邊,東南方麵軍位於第62集團軍的南邊。
由於德軍飛機和大炮的襲擊,蘇軍向伏爾加河西岸給第62集團軍輸送援軍、給養和彈藥的工作異常困難。
蘇軍第62集團軍廣大官兵英勇奮戰。他們往往利用防禦優勢,其中,步槍手和機槍手藏在被炸毀的廢墟內,或者趴在彈坑中,專門偷襲德軍。
德軍從南、西、北三麵合圍了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河成為斯大林格勒的運輸線。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異常激烈。
雙方進行逐屋逐樓的巷戰,每個角落幾乎都有軍民用手榴彈、步槍或者刺刀與敵人進行近身肉搏戰。德軍的坦克在巷戰時無法發揮優勢,穿甲彈落在建築物上隻炸開一個小窟窿。